天朝十一年十月,荣国府建好了省亲别墅,一应安排皆以妥当。贾政上了折子,皇帝思虑片刻,御笔一挥,定于次年正月十五之日,恩准贤德贵妃省亲。贾府众人自然又是一番忙活,片刻不得闲,眨眼便到了元宵佳节。
贤德贵妃之尊,自然是阖府迎接,贾赦贾政等男子在西街门外,贾母领着女眷们在荣国府大门前迎候。
到了晚间,终于看到小太监小跑着过来报信,贾母等人皆往前迎了几段,稍定,便看见红衣太监骑马而来,站至两旁,垂首敬候。过了片刻,便见龙旌凤羽,缓缓而来,中间伴着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黄绣凤版舆。贾母等人忙恭敬跪下。那边又来了几个小太监,扶起贾母和王夫人等人。版舆过了中门并未停下,直接入了门内。众人依次行至里面。黛玉因是外姓之人,自然站在最后面跟着便好,眼眸往前面看了眼,见到薛宝钗等人靠着王夫人后面站好,心里叹了口气,到底是亲疏有别。
紫鹃见众人皆屏声静气,也不敢说话,稍后见众人都已经进去,忙靠在黛玉身边,拉着黛玉的手,探了下温度,只觉得触手温热。细声喜道“秦将军的那方温玉果真有效,戴着竟是不怕冷了。”
黛玉下意识的摸了摸心口,一阵阵暖意自那里扩散自全身,向来畏寒的身子竟是在这寒冬里也不觉得冷,抿嘴甜笑。
主仆二人见众人行远,也忙跟了上去,按照身份,自然是不用在里间去见贵人的,只在旁边的小隔间中敬候召见。薛姨妈和宝钗二人早已在里面候着,二人见了面只是点头一笑,也不敢说话,紫鹃服侍着坐在一边的檀木小椅上,担心待会见了贵人失了仪态,又帮着梳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额发。
黛玉倒是觉得自己不是贵人的至亲之人,应是不会召见,只在这边过过场子便好,想着那条玉带完工了,还不知道如何送与那人,今儿个元宵佳节,不知他会不会来?脸儿微红,心中暗骂自己不矜持,哪里总想着他夜半而来的,有违闺训!
突然一个红衣小太监拿着拂尘走了进来,断了黛玉的胡思乱想,只见太监眼眸扫了一圈,声音细细道“娘娘召见。”
黛玉闻言微惊,下意识看了眼薛宝钗,只见宝钗眼中闪过惊喜,心内叹气,不动声色的跟着薛宝钗施施然而出。
行至殿中,贾母和王夫人并贾府一众女眷皆在台下恭敬候着,眼眸都红红的,殿内只有两三个小太监一旁候着。两人先给贵妃行了宫礼,待贵妃恩准后,方才起身,皆低头不语,只待贵妃问话。
元春一身黄袍贵妃正装,头戴黄金宫冠,仪态雍容的看着台阶下的薛林二人,仔细对比了二人一番,见果如王夫人说的,薛宝钗圆润大方,林黛玉略显单薄。心里却感叹林黛玉倒是福相好,得了好姻缘,连圣上都特意高看了一层。想着今日出宫前,圣上特意交待自己的话“今日省亲,待你那林家表妹定要较亲姐妹还要亲厚。”自然也不敢薄带了这位自家母亲‘看不上’的表妹了。
元春雍容的走下台阶,行至二人面前,却只拉着黛玉的手道“这便是姑母家的林表妹了,果真是仙姿佚貌,难怪日前总是听母亲赞美之声,今日见了果然如此。”言语温和,举止亲热。
贾母等人自然惊讶之情油然而生,刚刚便是自家人叙旧,因为顾着身份之别,担心让人看了会失了规矩,让人抓住错处,也只能隔着距离,说一番旧话。却不曾想娘娘竟是待黛玉这番亲厚。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元春受了皇帝的意,必须为之。
旁边薛宝钗见状,脸色只是一瞬间有了异常,便恢复如常,端着娴雅的笑容,静待一旁。
黛玉心中自然是震惊无比,自己和这位贵妃姐姐可是自来不识的,二舅妈待自己不喜,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如今贵妃这番举止和话语,倒是让黛玉心里犯了疑惑。面上却只能恭敬道“娘娘谬赞”
元春亲和笑道,“哪里谬赞,今日见了,便觉得和亲姊妹无二了,”又对着贾母众人道“日后妹妹从府上出嫁,定要比府上的亲姊妹们更加隆厚才行。”
贾母众人自然恭敬应下。
若是刚才还未明白这番转变,听了这话,黛玉已然明白一二,再联想到这段日子御之好了之后,府上诸人的态度之转变,七窍玲珑之心一番思量,自然知道这是为了哪般。心里顿时觉得无趣,觉得果然如三十夜里那日御之对自己说的一般“都是些虚伪做作之事,应付一番,实在无趣,倒不如捂被大睡。”
元春又是一番亲热言语,时不时也说上宝钗一二句,算是极大的恩典。薛姨妈和薛宝钗表面上自然是千恩万谢,心里却是咬碎了牙。黛玉却是偶尔应付两句,心里却觉得着实无趣。
待筵席齐备,游园方始,元春自然也是拉着黛玉一道而行,问些平日里爱好之物,读书之事。又关心一番府上生活适应与否,有何不如意之事。黛玉一一回复,又答诸事皆好。元春点头示意。行至园中,只觉得一应物件风景,皆是富贵风流之相。黛玉眼见一番,心内只觉得太过奢华,反而不妥。
元春见园中景色华美,玲珑精致,忍不住便做了几首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