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的,当场扒掉裤子杖责,并取消考试资格,令其回家为民。清代更严,搜出夹带,就给你“枷带”,哪里搜出来,就站在哪里,带上重枷示众,情节严重的,还会送边地充军,甚至砍头。
尽管如此,仍不乏铤而走险的夹带高手。最常见的夹带是将必考的四书五经抄在薄纸上,再卷叠起来,藏在笔管中、砚台底、鞋层里;也有的抄在布条上,混扎成腰带;还有的抄在衣服夹里上、夹在特制的蜡烛里、做在馒头里,甚至有的买通守门员,预先藏放,入场再取。
蛮新奇的是,有高手采取了古代的科技手段——用“墨鱼牌显影墨水”搞夹带。我国的读书人早在唐代就已发现,用墨鱼汁做墨汁可以密写。考生把夹带内容先用墨鱼汁写在衣服的夹里上,涂上烂泥,混入场后,把泥去掉,文字就显现出来了。据说墨鱼汁有个特点,用它写成的文字,过一段时间,不用洗,自己也会褪,所以《酉阳杂俎》记载,有些骗子用它写借据赖账。
作弊手段五:做记号,通关节。
这一点在讲鲁迅他爷爷行贿的时候提到过。所谓关节,就是指考官与考生通过卷面上特定的字眼进行作弊的暗号。因为唐代就开始实行“弥封制”,即糊名制,隐去考生信息。宋真宗时开始实行“誊录”,让收卷老师用红墨水再誊抄一个副本,给考官批阅,称为“朱卷”,考生的原始考卷则称为“墨卷”。古代科举报考的人太多,而能够被录取的人很少,所以要想让打过招呼的主考官认识你的考卷,必须事先约定好“关节”。
历史上最搞笑的“关节事件”出自光绪的老师翁同?。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会试,状元出身的翁同?出任主考,参加会试的有他特欣赏的江苏小老乡张謇(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考运一直不好,虽然乡试得了解元(举人第一),但会试考了两次,竟都没中。第三次会试前,张謇与好友刘可毅一起去拜访翁老师。翁老师见面寒暄后,反复叮嘱张謇说:“今日时势,宜统筹全局。”憨直的张謇以为翁老师爱主持《今日国际》,没想到他是在抖“关节”,一旁不动声色的刘可毅却默记在心。第一场考试,小刘在八股“开篇破题”时,一下先将“统筹全局”四字嵌入,翁老师一看卷子,以为必是张謇的,二话不说,直接批:“为国家得人庆。”并将此定为本场第一。等到拆封才发现是刘可毅的,翁同?十分沮丧,后打听到小刘也算江南名士,才自我安慰:“差强人意。”第二场考试,翁老师发现一份卷子中有“策马三韩,雪花如掌”的句子,认定此卷必是张謇的,因为张謇曾随清军去过朝鲜,赶忙录取。待拆封一看,还是刘可毅的。小刘就这样中了进士,张謇再次落榜。真是“不怪小张不努力,全怪小刘太聪明”!不过张謇还是好样的,两年后回炉,竟得了个状元!
慕容骁掏感:
列位看官也许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古代作弊很少有伸脖子偷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代除了童生试考秀才、考明经才多出一些死记硬背的题目外,高级的进士考试都考文采策论。众所周知,考作文是没法偷看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大学生”的汉语底子好的缘故。
其实古代的作弊手段还有提前露题、仿造名人风格出“模拟试卷”等,不一而足。总之,现代的作弊手段,除了手机、耳机等电子设备外,其余的大都在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前出现过。至于朝廷的防范措施,除了前面提到的复试、糊名、誊录、严肃纪律外,还出现过回避制、多人审核制度等,但通常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过,古代科举也有诚信的好榜样。比如晏殊,沈括在《梦溪笔谈·人事一》中提到“晏殊质朴”。这位晏相少年时,被人推荐到皇上御前殿试,拿到试题看过后,竟然说:“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晏殊当官后,同事们都在“择胜燕饮”,就他在家和兄弟们读书。皇帝招他来问,答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皇帝对他的诚实很满意,到了仁宗朝“卒至大用”。
这才叫高人!直到他官居宰相,拥着私伎,踱着方步,荣华富贵地吟出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您才会想起他以前诚实装穷的妙用,不排除其中“讪君卖直”之嫌呢!
列位看官,听了这么多作弊手段,莫以为古代考场很乱,其实相对现在的考场,那时的纪律严得多,至少现在看不到作弊被带枷、被砍头的。作弊之风通常随着朝代兴衰,沿着人的本性,盈虚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