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节
汉军大队经过‘余家湾’时,已经可以见到两个山头上旌旗招展。极目远眺,隐约可见一个大大的“汉”字在旗帜上不停跳动,如一条不屈服的蛟龙,几欲挣脱旗帜的束缚。
许多身穿灰色皮甲的汉军士兵正在两个山头忙忙碌碌的。不停的塌着山石。更有不少士兵几人一组,正抬着一些砍伐下来的山木垒在山石上。他们在两个山头若隐若现,如蚂蚁一般,在为自己筑造最后的归宿。两个山头,一个最基本的防御阵地已经初具规模。
吴明满含敬意的看着两山间正在修筑防御工事的士兵,心头对陈老将军的佩服更增,两个山头的工事,充分利用了山头地势的陡峭,虽然只是初具规模,但却显得更加的易守难攻。对方的善守之名,实乃实至名归。
残阳如血,当暮色降临时,两个山头终于在消失在远方,吴明恋恋不舍的收回了目光。掏出干粮胡乱的吃了几口。干粮在牙齿的磨合下,很快化成碎粉,如同嚼蜡。吞入腹中,渐渐升起一股饱食的快意。
因为这次准备急行军。昨天出发时,辎重营就对每个士兵发放了三天量的干粮。大概考虑到马上就要决战了,这三天的口粮虽仍稍嫌不够,但却比限粮之策时量多。这对汉军士兵来说,多少算点安慰吧。
马踏夜色,蹄声得得。在四周士兵杂乱的脚步声中显得尤为清亮,长长的汉军队伍中有人已经开始点亮了火把。吴明摸了摸胸口温润如玉的羊皮册子,再次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最后一抹夕阳也在火光中渐渐隐去,‘余家湾’已不在眼前,而在他的心底。
※ ※ ※ ※ ※ ※ ※ ※ ※ ※ ※ ※ ※
在东汉边境宜安城以南约八百里处,有一个著名的山头,名为仓前山。此山原为一片荒芜。后来随着南迁的汉人逐渐增多。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有信仰。为迎合民意。有一年,帕家的当代家主请风水师勘察,发觉此山“两脊突出,中内凹陷。”为著名的“菩萨坐宝”之地。当时,东汉的许多正统阴阳师对此说法是嗤之以鼻。但百姓却不在乎这些,于是有愚夫俗子在此地建庙,祈求来年丰收。后随着汉人的越来越多,这里就逐渐成为一个民间祭祀圣地。而东汉的正统学说也对此地态度大改,变成了一片赞誉之声。
南蛮的水军主力登陆后就驻扎在这里,嵌在汉军回去的必经之路上,而那些祭祀菩萨的凡夫俗子,则老早被他们清理驱逐。形成了一个绝妙的战场。
在第三天傍晚的时候,汉军前锋祝玉虎部传来消息,前方已经发现南蛮人阵营。太子一声令下,所有汉军就在南蛮人三里外开始扎营,埋锅造饭,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吴明和张浩两人把营帐立好的时候,汉军营地外围已经布置好了最基本木制矩鹿,汉军的一些辎重队正在外围布置一些简易陷阱。倒也是中规中矩。这陶子谦能成为南征军从军仓曹,却也有几分本事。
他对着即将下落下山头的夕阳,做了一套热身运动。
后脑勺上除了还有个硬硬的伤疤外,除此之外已经是全无感觉,至于左手臂上的伤,虽然还有点隐隐做痛,但却已经不影响活动。他心头不由苦笑。以自己现在这种小强状况,要真再回到原来的世界去进行擂台赛,估计真会所向无敌吧?
正在此时,却见到一辆华丽的马车,在一个近卫士营士兵带领下,缓缓从那简陋的辕门驶了进来。
许多玛瑙,玉石在马车上叮当做响,在落日中,反射出一片耀眼的光辉。远远的,就闻到一股微熏的香料味。吴明立刻知道,这是一辆南蛮人的马车,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有南蛮的马车进来?
他立刻走上前去,问道:“这是何人马车?怎么回事?”
那士兵行了个礼,答道:“禀吴大人,这是南蛮人使者,今程是专向殿下下战书而来?”
这两军交战,打就打了,还下什么战书|?这南蛮大元帅希烈素有知兵之名?竟然会如此迂腐么?
不过想归想,他还是压下心头疑惑,随着这辆马车向太子的中军营帐而去。
车行辘辘,很快穿过熙熙攘攘的汉军营地,到达太子营帐。
太子也许也得到了通报吧,竟然不顾礼仪,就站在营帐口一脸冷笑的看着缓缓行驶而来的马车,大概他也搞不清楚,这南蛮人到底想搞什么名堂。
这马车到达营帐,就停了下来,这时候门帘一闪,从里面钻出一个身穿白色书生衫的青年。
这人一钻出来,就跳下车,对着站在营帐门口的太子恭身为礼,温润的声音如一道盈盈的温泉,滚过每一人的心田:“外臣南蛮帝国‘智慧战将’优露特参见殿下!”
他低着头,吴明从侧面也看不出他具体的面容,只能感觉这人身材修长,皮肤透着一股南蛮人特有的小麦色。一股香风传来,他微不可查的皱了一下眉。
太子傲立在营帐外,苍白的脸上冷笑更甚:“‘外臣’么?这帕卜里也不过是我大汉的一介家奴而已,擅自独立,还没得到我朝的承认,就迫不及待的派你这种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