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吴明被他看得有些不自然,只得老老实实地道:“是,当时却有些不满,但事后细想,多少有些明白。如果得知小艺在世,我定会不管不顾,前去西北。而小清体弱多病,定会多些不必要的变故。对孙督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难免两头为难。”
孙云龙哈哈一笑,过了半晌才道:“手心手背都是肉,这话倒是贴切。不过你也别尽往我脸上贴金。在广阳时,其实我就有把真相告诉于你的冲动,但想了想,最终还是忍住了。”他顿了顿,接着道:“其实你猜测的,只是一部分原因,最最主要的是,老夫只是求的一个稳定。”
“稳定?”吴明喃喃着重复了句。
孙云龙道:“对,就是稳定。当时你手持天子剑,要是真不管不顾的跑到这里来,你倒是舒服了,留下南宁那个烂摊子怎么办?如今中西已然打通,西北已与江南连成一片,自然没了这些顾忌。”
这些道理,吴明自然也考虑过。想到这些理由,他连丞相都有些恨不起来,更何况孙云龙。于是接口道:“是。不过,这些与孙督接下来说的,有什么关系。”
孙云龙背着手在树下走了几圈,显然有些举棋不定。他又看了看吴明,良久才咬了咬牙道:“你与小艺成亲后,咱们也算亲上加亲,有些话推心置腹,听起来恐像黑茶一样不顺口,做起来也许两头不讨好,但仍得去做。”
吴明见他说得郑重,有些讶然的站了起来:“什么事?”
孙云龙盯着他,一字一顿道:“西征之后,你至少占有半个中西。你不但要好好经营此地,更要利用手中的力量,平衡各方势力,化解朝廷内部矛盾。”
这话就有些诛心了,尽管吴明早有拥兵自重想法,可孙云龙当面提出来,他仍有些不自然,连忙干笑道:“孙都督,你言重了。”
孙云龙摇了摇头:“吴大人何必如此,咱们明人面前不说假话,这一路行来,如果真没我支持,你岂能如此顺利的控制南版和青庭。”
攻下双汇时,吴明和廖刚之间的小动作不断,孙云龙对此睁只眼闭只眼,不闻不问。吴明拿下庭牙时,他也是带着大部队姗姗来迟,让其得以从容布置。他不说,其实吴明也很好奇,这个征西军主帅到底怎么想的。想到这里,他索性光棍地道:“正是如此,下官在此感谢孙督成全。”
听到吴明亲口承认,孙云龙也舒了口气,他指了指凳子道:“不必紧张,坐下慢慢说。”
两人重又落座,孙云龙端起茶壶,正欲再沏一杯。吴明连忙抢过,先为孙云龙满上,然后再为自己斟满。孙云龙微笑看着,也不推辞,待吴明再次坐稳,才道:“吴大人,如今朝廷的局势,我想你比我清楚吧。”
吴明现在也清楚,孙云龙绝无加害自己的念头。如今既是推心置腹,他也不再藏着掖着,想了想道:“是,目前朝廷的局势,是太后和丞相两家争风。”
孙云龙点了点头道:“正是,不瞒你说,老夫十九岁入仕,在官场上也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环视朝廷内外,大多庸碌无为,目前最佩服的,也就三个半人,其中两个人就是丞相和太后……”
吴明听他说得有趣,忍不住打断道:“那还有一个半人是谁?”
孙云龙盯着他,似笑非笑道:“还有一个人么,自然是北朝太尉李铁了。至于另外半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吴明大窘,有些脸红的道:“下官当不得孙督如此称赞。”
孙云龙敛了笑意,正色道:“不可妄自菲薄,其实佩服半个你还算轻的,你西征的所作所为,我都看在眼里,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将是第四个让我佩服的人。”不待吴明反驳,他接着道:“太后和丞相都是机智绝伦之辈,两人如果不在一起,丞相定是治世能臣。而太后呢,也极有可能带领朝廷走过这段黑暗期,实现中兴伟业。”
吴明道:“那放在一起又是如何?”
“放在一起么?”孙云龙摇了摇头,满嘴苦涩:“放在一起的结果就是互相掣肘,甚至玉石俱焚。”
吴明有些不自然的道:“孙督有些危言耸听了吧,朝廷成立至今,也有四个年头了,太后和丞相不仍是相安无事么?”
“相安无事?”
孙云龙苦笑了一声:“以前朝廷四面楚歌,北有一个强大的北汉压在顶头,南方有个南蛮虎视眈眈,而西部廖氏更行独立之实,可说危机重重,他们尚且斗得不亦乐乎。如今西征结束,北汉大败亏输,更不可能主动发动战争。南蛮和波斯打出了真火,更无余力北侵。至于西部么,”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面带揶揄之色的扫了吴明一眼:“整个中西五省,大部都入了朝廷版图,波斯也与我朝同盟,你说,朝廷还有什么顾忌的?”
说到这里,吴明也反应过来:“孙督的意思,是丞相和太后有可能翻脸?”
孙云龙斩钉截铁地道:“不是可能,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两个铁定会再起摩擦,而且会愈演愈烈。”
经孙云龙一提醒,吴明也反应过来。确实,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