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调教大宋> 第409章 军制之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9章 军制之弊(1 / 2)

按说,西北就算将门势力复杂,如今大宋有些实力的将门曹潘王杨都在这儿,只缺一个石家,真想动,就是几家一句话的事儿。

但是,事情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问题在哪儿呢?

还是大宋的军制问题。

宋朝军队分为四类:

禁军,是为中央军,均属三衙;

厢军,是为地方兵,属于诸州;

乡兵,系民兵,仅保卫本地方,不出戍;

蕃兵,则是异族团结为兵,而用乡兵之法保卫本地方的。

宋太祖用周世宗之法,将厢军中的强者都升为禁军,留下来的,都是些没什么战斗力的残兵,用以充数。

所以,当初老曹以一营厢兵打出了昆仑关阻击战,朝中才会无人敢信,都觉得太假了。

至于乡兵、蕃兵,本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不去论他。

所以,所有武力的重心,实际都在禁军。

全国需戍守的地方,派遣禁军轮流前往,谓之“番戍”。

而问题,正出在这个“番戍”之上。

人们在议论宋朝兵制时,大都加以诋毁。认为唐朝之所以强,宋朝之所以弱,是因为宋朝废除了藩镇。

这纯属扯蛋!

唐朝强盛时根本没有藩镇到玄宗设立藩镇时,是因为国运渐衰改取守势了。

战略后移,把重心放在经营自己的边境上,这才是藩镇形成的原因。

至于藩镇的利弊且不去论它,只说大宋。

宋朝的兵是全出于招募的,和府兵制相反。人们又认为这是宋代兵制的一个缺点,其实不然。

募兵制,虽有其缺点,但在经济上,以及政治上,有其相当的价值。

民间的奸悍无赖之徒,必须要有他的归容之处,最好是能惩治之、感化之,改变他的本质。

此辈在经济上,就是所谓“无赖”,他不能勤事生产,欲惩治之、感化之极难。只有在军队之中,规律最为森严,才可能约束他,使之改变(当今社会也存在类似情况)。

这种人在军队里呆上10年到20年后,已经过长期的训练,大多数人的本质会改变,可以从事生产,变做一个良民了。

这也是从北宋开国到南宋灭亡,终宋三百年没有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一个原因之一。就算有反,也没出去一省之地。

遇饥灾之年,收乡壮以充禁军。想想,年轻的刺头儿都被收走了,老百姓还怎么反?

而从经济上说,本来就宜于分业,平民出饷养兵,全不过问战事,对经济建设是有益无损的。若实行府兵制,则举国皆兵,实至今日乃有此需要。

可兵若真能御敌,平民原不需全体当兵。所以说,募兵之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有其相当的价值。

大宋立法有其深意,只不过所行不能副其所期,利未形而害已见罢了。

而刚刚说到番戍的问题,兵力的逐渐**,番戍之制使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不便于指挥统驭。

而兵士居其地不久,既不熟习地形,又和当地的人民没有联络,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费却等于三年一次出征,劳财何其之巨?

更重要的是,每逢水旱偏灾,又多以招兵为救荒之策,于是兵数递增。

宋开国之时,不满20万;太祖末年,已增至37万;太宗末年,增至66万;真宗末年,增至91万。

仁宗时,西夏兵起,增至125万。后虽稍减,仍有116万。

欧阳修说:“天下之财,近自淮甸,远至吴、楚,莫不尽取以归京师。安然无事,而赋敛之重,至于不可复加。”

养兵如此多,即使能战,也存在危机,何况并不能战,对辽对夏,都是隐忍受辱。

好吧,说远了,只说对盐改的影响。

上面已经说了,大宋番戍和后世正好相反。

后世华夏也有轮转番戍,但是,后世轮转的是将领。也就是说,几大军区司令,包括基层军官升迁调职,动的是官,而不是兵。

但大宋正好反过来,动的是兵,而不是将。

三年番代,士兵刚熟悉地方戍卫,就被调走了,劳身劳财不说,也确实不利于防卫。

而如此一来,如果推进盐改,将门要打好招呼的就不是某一个节点的将领,而是几乎要和整个西北的将官达成一致。

再者说,西军几代严整,军力强盛不假,但这也是有代价的。

“大郎也知道,咱们几家将门的立足根本是什么,没有好处,谁跟着你干啊?”

潘丰道出其中真意:“将门之所以叫将门,那是因为咱大宋军官升迁实行的是举荐制。我潘家举兵为将,自然就是我潘家这一系的人。这是将门建立的基础。”

大宋开国,几大名将一代一代这么举荐下来,就跟入党似的,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派别。

“但是,举将是基础,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才是把大伙儿绑在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