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书记朱君和校长曾光闻迅速赶来了,他们俩一到了中文系办公楼,来到会议室,便急忙问道:“请问哪位是杨拓校友?”
两人的问话十分富有深意,他们既不称呼杨拓为杨总,因为那样显得见外,加上杨拓又曾经算是他们的学生。
而又不称呼杨拓为杨同学,因为那样则是对杨拓显得不够尊重,毕竟杨拓现在怎么也算是个身家数十亿的大富豪,称呼太随便,若是惹得杨拓不高兴,那就所谋之事就泡汤了。
单从这个简单的称呼,就知道学校党委书记朱君和校长曾光闻不愧是老江湖了。
看到这两位大佬这么客气,杨拓还真觉得有些受宠若惊,想当年他对于每位老师或者学校领导从来都是敬而远之,几乎没有与学校领导打交道的机会。
杨拓客套说道:“朱书记、曾校长,我就是杨拓,你们叫我小杨就可以了。”
学校党委书记朱君和校长曾光闻分别有礼貌地跟杨拓和甘静静握了握手。
一帮人互相有说有笑起来,首先两位大佬说了一堆欢迎词,然后就谈到了学习和工作。
只见校长曾光闻对身边的甘静静笑道:“甘静静同学,你本人我可是早就认识了,想当初你还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很看好你。你无论是在学习和还是各个方面都十分的突出,曾经连续三年主持学校的各个大型的活动和晚会,毕业的那一年,我还记得你作为优秀毕业生,我还亲自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给你。毕业之后,你果然不负众望,真是让我和老师们感到欣慰啊......”
对此,甘静静当然虚心客套一番。
不得不说,校长曾光闻对甘静静的这番赞美之词,除了是鼓励甘静静和激励一帮在场的学生之外,还有一个很深的目的,他要通过甘静静迅速跟杨拓拉好关系。
这就是所谓的迂回战术,做工作就要做到背后。
毕竟,虽然杨拓也曾算是他们的学生,但是现在人家的身份地位已经不一样了,而且他们之前跟杨拓可不认识,所以更别提什么关系了。
若是早在几年前,就能预知杨拓现在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他们早就跟杨拓打好关系,不至于现在大家说话都要这么小心翼翼了。
在学生时代,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所看重的学生,一是有后台有来头。二是学习成绩好,能力出众。
这两种学生永远是大家的最爱,至于像杨拓以前那种隐形般的穷吊丝,而且还是差生,大家根本就是连鸟都不鸟,理都不理。
所以,现在的场面就显得有些尴尬了。有谁想得到从自己学校毕业仅仅六年时间的一个在大家眼中普普通通的差生,居然做出了那么大的成就。
没有关系,那就拉关系。关系不好,那就好好培养。总之,对于为人处事的道理,无论是老师还是领导,不会比别人输多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加精到。
而学校领导们第一个要拉的关系,自然是甘静静,谁叫甘静静和杨拓的关系最亲、最近、最好。
近水楼台先得月,只要攻打下甘静静,那么杨拓还不乖乖就范。
为了进一步拉近和杨拓的关系,学校领导们更是第一时间就请来了当年曾经教过杨拓的任课老师们,至于杨拓以前的班主任早在几年前就到附近的县政府挂职当副县长去了。
在整个管理学院,跟杨拓比较熟悉的当然还有几位老师,比如杨拓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和专业课任课老师,这几位那是杨拓读书期间经常打交道的。
杨拓的老师们听说了杨拓的事迹,一个个喜出望外,与有荣焉。没想到他们居然教出了一个拥有数十亿身家的大富豪,这简直是犹如古代时候,教出一个状元一样,充满了无限的荣耀。
有将近六年没和老师们联系过,也没见过面,杨拓自然感到十分高兴。特别是杨拓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卢志森,算是他最为敬重的老师之一了。
毕业那年,每位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都负责带两到四个学生,而杨拓则被分到卢志森那里。
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从论文题目的确定到论文的细节问题,杨拓花费了一两个月的时间,不断地跟卢志森老师联系和反复修改,最终完成了一篇在杨拓看来算是尚可的毕业论文,由此顺利通过了答辩,进而顺利毕业。
对于卢志森这种治学严谨和对学生关怀备至的老师,杨拓从来都十分尊重。比起那些学院的领导,杨拓还更加的尊重和亲近,所以杨拓一见到卢志森自然显得十分高兴。
大家有说有笑的谈天论地,当然大家主要围绕杨拓的企业发展情况展开的,毕竟若是轻易错过了这么好的结交机会,那真是后悔也来不及。
经过一番深入交谈,杨拓最后表示,以后他名下的企业若是需要招聘员工,第一个考虑的便是从自己学校毕业出来的学弟学妹。
得到杨拓这么一个明确的回答,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吃了一个定心丸,毕竟这几年毕业生找工作之难,那是尽人皆知的事情。
当然杨拓也表示自己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