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你们。”现场掌声又起,宁晟实在有些受不了这种场面,本来想说的话只好憋回了肚子里,转而把话题移了开来,“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剧组成员们,是他们的通力合作和优异发挥,才会有今天的这部电影,特别是我们的女主角,艾玛罗伯茨,虽然她现在不在这里,而是在美国主持那边的首映礼-----”他开始把话题往别人身上转。
主创们发表了一通感言,媒体又采访了一番后。首映礼就结束了。
首映礼正式结束后。剧组又去皇家大酒店举行了一场晚宴,庆祝首映礼的成功,在现场还跟同样在举办酒宴的艾玛开了视频,跟大家打了招呼,俩边的人都很开心,而观众们不同,他们看完电影就回去了。
他们中,有的还沉浸在刚才的电影中、和同伴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剧情,讨论着角色;有的则是迫不及待地向朋友推荐。一定要来看一次这部影片;有的对影片里一些小剧情还有不解,还在思索;还有的,则已经坐在了自家的电脑面前,打开电脑,开始准备写影评。
麦琪就是这样的一员。
但是她看着电脑屏幕,脑海里回想着电影里的一幕幕,然后开始在键盘上敲击起来。
“不可为恶所胜,而要以善胜恶。”——《罗马书》12章21节
“在美国的“第一滴血”风靡的八十年代,类似的复仇电影层出不穷。过了几十年,大家又赋予了此类复仇电影新的内涵,即救赎,就像94年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不过“怒火救援”着重描写了艾玛罗伯茨饰演的尼娅这个复杂的人物,包括她血腥的过去和她沉浸在酒精和绝望颓废中的挣扎。小侄女皮塔成为她的第二次机会,重新做一个正常人的机会。”
“耶和华的宝座在天上,他的慧眼查看世人!”
“尼娅是一个优秀的退役军人,机缘巧合之下,她开始做起了姐姐女儿皮塔的保镖。在那个叫做墨西哥的城市,平均每60分钟就发生一起绑架案,其中70%的受害者都无法幸存。这是个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的数字,但是事实上在那里,你根本不需要成名或者很有钱就会被绑架。镜头从影片一开始就不停地晃动,模糊不定,仿佛一个恶梦,却永远无法醒来。”
“尼娅的回忆和逃避充斥着电影的前半段,惊醒的黑夜,故作冷漠的外表,颓废的精神让人感到一种麻木与挣扎。她逃避着那些漂浮着着血腥、背叛的日子,用酒精来麻痹自己,用圣经来安抚自己不安的灵魂。《圣经》诗篇第十一章说:耶和华在他的圣殿里,耶和华的宝座在天上,他的慧眼查看世人。于是,尼娅恐惧着,像一头困在铁笼里找不到出路的野兽,舔舐着伤口,等待着被救赎。他不明白自己以前做得是否正确,能否能被原谅。”
“皮塔是那个地狱里的天使,悄悄落在她的肩头。他们说,如果你是一个天使,就可以无端地,为整个人间流泪。“黑暗中的舞者”里面的塞尔玛是天使,最终却无法拯救自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玛蒂尔达是天使,那盆象征希望的植物就像是她头顶的光环,照亮一个杀手冷酷的心。而皮塔也是这样的天使,但凡天使都有着一眼看穿谁需要救赎的本能。她们永远知道天堂的大门开在哪个方向,永远知道你的心隐藏在哪个幽暗的角落。然后,挖出你的伤痛,轻轻抚平。”
“艾玛罗伯茨的角色尼娅是皮塔的斑比,是她最珍爱的玩具小鹿斑比。缺乏关爱的孩子,总会在布偶的身上找到慰藉,那个不会说话不会动的玩具不会抛弃他们,不会嘲笑他们,永远会安静的陪伴在他们身边。尼娅是个手段惊人的铁血战士,却有着孩子般柔软的心灵。这跟她后来的杀戮不会有任何矛盾,那次杀戮是困兽死亡之前的嘶吼,不为自己,而是为了她的家人,她的天使。死亡是上帝的艺术,上帝也有愤怒的时候,也曾毁灭世界,更不要说渺小的人类。”
“让我永不忘记电影中最温暖的瞬间,定格于皮塔随手摘下路边的一朵小花送给艾玛。那一刻,她的爱吹到她的心里,我都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她送给她的护身符就像是上帝的杖,指引着迷途的羔羊找到回家的路。”
“怒火救援”的有些东西与“这个杀手不太冷”很像。一样的,都是在无情的城市寻找希望。一样的,有一个天使与一个迷途的杀戮者。但是,我更偏爱尼娅这个女性角色,“这个杀手不太冷”像一个童话,“怒火救援”更像是一曲人生的悲歌;“这个杀手不太冷”注重刻画的是两人之间的感情,而“怒火救援”注重刻画了人们的迷茫与不安。”
“当然,尼娅也同样帮助了皮塔如何坚强与赢得成功。从头至尾,都有一种奇怪的伤感包裹着尼娅,就像受伤的动物还要用最后一口气保护它的孩子一样。她就像个失去一切的孩子,拼命的要抓住仅有的一丝光亮。她用愤怒和麻木伪装自己,不受伤害;用杀戳保护皮塔,不受伤害。”
“当得知皮塔被撕票的时候。一个念头闪过我的大脑,“当你被救赎,说明你坠入了另一个地狱。”因为你见过天堂的光亮,地狱的黑暗将把你推入更深的深渊。泰戈尔写过:“假如我今生无缘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