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泽突破练气初期的事很快在小伙伴中间传开,一众少年在李记琴行后院里为李云泽庆祝了一场。散场之后,赵琢留下,两个人坐在台阶上聊天。
赵琢告诉李云泽后天他就要去白羽城。他有一个亲戚在白羽城卫营里当差。半个月后,卫营招收新人,亲戚让他去应征,已经打通好了关节。李云泽道:“这是好事情啊,我听说城卫的差事可好了,吃穿修行用度都不用愁,还能补贴家里。”赵琢没有说话,只是叹了一口气。李云泽知道他一心想拜入门派,有志于修成金丹真人。可是赵家也非富贵人家,赵琢也只是中等三灵根的资质,想要拜入门派须得供奉大量钱财,却是赵家难以支撑的。便安慰道:“现如今想要直接进入门派很不容易,听说东华派每十年都会在辖境大城卫营里挑选弟子,不若先去卫营存身,好好修行,等待机会。”说完,想到自己的妹妹和弟弟,也和赵琢一样,心愿难遂,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才好。赵琢沉默片刻,道:“现在我也只能奔着这个念想去了。你有什么打算?”李云泽道:“不知道。我资质太差,修为总是落到你们后面,虽然你们没有取笑过我,可我自己心里总——,唉。不甘心又能如何?也许我就是这个命,修行一路与我无缘,也怪不到谁。我弟弟妹妹也和你一样,想拜入门派,可是家里又支撑不起,今后就帮爹娘撑持家吧。”赵琢想要劝他趁年轻到外面闯一闯,想到他家里情形,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长叹一声,垂头不语。李云泽笑道:“你也不用太为我担心,说不定哪天那个老头又跑回来喝酒,顺带收我做徒弟也不一定。”世事往往如此,有些人被生计催着成熟,有些人被关爱保留稚嫩。十六岁的年龄,也许别人处在锦衣玉食的环境里,父母已经为他们铺平了一生的道路,而这两个少年坐在石阶上,自己找寻人生的道路,渴求出人头地,盼望亲人幸福。
众少年听说赵琢到白羽城做城卫的消息后,都羡慕不已。对他们而言,能到白羽城这样的大城去讨生活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机遇。
次日一早,李云泽便赶到东城门口送别赵琢。珍重的话说了几遍,儿时学过的那些离诗别词,一一浮在眼前。小时候还笑诗家酸腐,临到自己身上,终感到一字一句都是如此应情应景。看到赵琢跟随商队缓缓远去,不时回头挥手作别,渐渐消失在云天之外。李云泽看了看身边的小伙伴,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下水摸鱼,一起入林捉鸟,偶有置气的时候,三两日随即和好。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今天这样一别不知何时再见的情况发生。赵琢第一个远赴他乡,但不会是最后一个,也许过不了多久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想起了那晚老头所说的话:“你们现在能聚到一块真好,就怕过不了几年就不好见面喽。”自己当时也是嗤之以鼻,现在看来是长者的睿智。
近日里,李母借着李云泽突破练气初期的东风,四处请托,找人替李云泽说媒,礼钱不知道送出去多少,效果却着实让人着恼。要么压根不信李云泽突破练气初期了,要么就说是倾家荡产为李云泽买了灵药,欠了一屁股债。这次勉强突破,以后一样成不了器。传言进到李云泽耳朵里,想到母亲为了自己亲事,不知受了多少冷嘲热讽,心里很不是滋味。十六七岁的少年正是内心敏感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已经能够面对风雨,肩挑日月,见不得别人轻视自己。加上赵琢的离去,让李云泽深受触动。一直闷头在想,该何去何从?父母不过普通凡人,没有什么门路,自己最大的可能是承继父业,守着这个小店,做一个乐匠。而且以自己五灵根的资质,恐怕说门亲事都不容易。修为上不去,将来过日子也免不了要仰仗弟弟妹妹。难道自己只是一个累赘,小时候让父母养活,长大了让弟弟妹妹养活不成?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可不这样又能如何?又该如何?心思不由自主转到东华派檄文上,脑子里浮现出“上赏:东华玉牒,持之者得授东华真传,为内门弟子;中赏:东华玉令,持之者列入东华门墙,为外门弟子;下赏:东华玉佩,持之者可得东华庇护,为之解难三次”,这些文字不停在心头上晃荡。
转身来到书铺,见杜伯兴坐在柜台后打瞌睡,李云泽没有出声打扰,随手书架上翻了起来。却听身后一个声音传来:“不用翻了,最近没有进新书,早先的书已经被你看完了。”杜伯兴已经醒来。李云泽记起以前在书店里看过一本记载异族风情的书籍,书名好像是叫做《百族异闻》,自己也是从那上面才知道漠北十三部落的,向杜伯兴问明了那本书的所在,自去翻找,一边与杜伯兴话些家常。找到书后,李云泽在柜台前坐下。杜伯兴看了看李云泽手中的《百族异闻》,道:“年轻人出去闯一闯是好的,可要量力而行。”李云泽默然不语。见李云泽不答话,杜伯兴接着道:“檄文刚贴出来,你又刚刚突破练气初期,就跑到我这来找《百族异闻》,这点心思岂能瞒得住人。你这点修为,去了连热闹都凑不上,可莫要去做傻事。还是要好好修行。”李云泽点了点头,道:“我知道,先看看,等以后有机会了再说。”说罢,便谈起其他话题,杜伯兴知他向来有主意,便不再深劝。
李云泽将《百族异闻》中关于漠北的记载仔细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