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十八罗汉柳叶刀> 第44章 无名英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 无名英雄(1 / 2)

对无名英雄一词的解释,现代汉语是这么说的:

无名英雄

拼音:wúmíngyīngxióng

近义词:无名小卒

反义词:赫赫有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用于人

解释:姓名不被人知道的英雄人物。也指埋头苦干的人。

例:他做了好事从不留名,甘当~。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上小学时,有一篇课文,名字叫做《草原英雄小姐妹》,虽然说它算不上无名英雄,但在我心里,这两个NMG草原上的英雄小姐妹,就代表着千千万万个不图名利的英雄。这两个小姐妹给了我极为深刻的映像,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我,使我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里,总感觉生命里有一种力量在鼓舞着自己,不管有多大困难,生活多么艰苦,甚至面对失败和挫折,也能够从容面对。这种从容应对的心态伴随着我的成长,也让我这个土鳖日渐成熟,以至于在恶心的环境里遇到恶心的人也尽可能不做恶心的事。

《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

1964年2月9日早晨,NMGDEHMMALHQ草原上飘着雪花,11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代父出门放牧。

快到中午,天气突变。西北风卷起大雪漫天狂舞。羊群顺着风拚命逃窜,姐妹俩拦堵不住,只好跟着羊群奔跑,越跑越远。

因极度疲乏,姐妹俩在冰天雪地里睡着了。深夜,龙梅冻醒一看,羊群、妹妹都不见了。她爬起来,一路走一路喊,走了两三里,才找到玉荣和羊群。姐妹俩跟着羊群继续前进。同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已走出了70多里。

第二天拂晓,她们离开白云鄂博车站不远了。这时玉荣丢了一只毡靴,光着左脚。姐姐刚要脱下自己的毡靴给她穿上,玉荣却颤抖着催促:“羊又走远啦,我在这儿等着,你快去拦羊呀。”这时龙梅也快冻僵了,她挣扎着爬起来,踉踉跄跄地往车站方向走去。

在白云鄂博火车站,出来迎接客车的扳道员王福臣,看见了龙梅连忙把她带进板道房,用雪替她搓揉两只冻僵的手。龙梅渐渐暖和一些,断断续续吐几个字来:“我的妹妹,在石坡下,已经没靴子了……”

张仁贞立即电话通知值班员,铁路职工们也四处去寻找孩子。张仁贞、王振山越过两座雪坡,在离乱石坡不远处发现了俯伏在雪地里的小玉荣。两人急忙轮换背着玉荣跑回车站。接着她俩又被送到矿区医院急救。

经过抢救,两人终于醒了。龙梅立即问矿区党委书记:“我的羊还在不在?”书记回答说:“羊没事,你放心吧!”

事隔多年后,在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蒙古写意》中有这样的披露:到过草原的人知道,暴风雪暴风雨都是一片弥漫分不清方向的、在狂风和寒冷中更显得恐惧和孤独,成人尚且如上,何论孩童呢?

暴风雪到了黑夜,似乎更加疯狂起来。她们凭借着地上积雪的映光,尽力识别自己的羊群,羊群照旧在风雪的呼啸中,朝东南方狂奔着。在紧紧追赶羊群的时候,小姐妹俩怕在奔忙中散失,便机智地相互高喊着:“龙——梅”“玉——荣”,彼此关照激励着。

“我的靴子早没了。雪特别深,一脚踩下去再抬腿时就掉了。但是那会儿已经麻木了,不知道靴子还在不在。羊顺风不停地走,我们就跟羊,如果不走的话,可能连人带羊都冻死了。”从中午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姐妹俩整整奋斗了20多个小时。寒冷,恐惧,饥饿,疲劳,责任感,全部集中在了两个小姑娘身上。终于玉荣昏倒在雪地里,奄奄一息,姐姐龙梅也好不了多少,但仍撑着跟在羊群后面。天亮后风雪渐小,羊儿们挤在一起瑟瑟发抖,后面是同样发抖的小龙梅。所幸,这地方已接近铁路了。

牧民哈斯朝禄和儿子那仁满都拉送走老同学后冒着风雪往家走。心中还惦念着家中的一群羊和两个女儿。走到白云鄂博铁道旁突然发现一群羊,疑是自家的羊。牧民当然认识自己的羊群了,这些羊显然是外来的。

“不管是谁的羊,咱们先把它们赶到桑布家,然后让他骑骆驼送到大队去。”父子俩顶着风赶羊如同逆水行舟,不论父子俩怎么吆喝、哄赶,羊群却一步也不挪动。这时哈斯朝禄才发现有两只死羊:一只青色公山羊和一只小白绵羊。他对儿子说:“你在这儿看住羊群,千万别让它们顺风跑掉,阿爸把这两只死羊送到火车站暂存一时,听见了吗,孩子?”

哈斯朝禄背起那只尚未完全冻硬的公山羊,深一脚浅一脚地朝车站走。他自己发烧还没有退尽,浑身软软的。晃晃悠悠终于把死羊背到火车站的扳道房门前,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打开门,疑惑地盯着这位风雪中的MGZ牧民。哈斯朝禄把羊放在窗户下边,气喘吁吁地解释了原委,并保证一两天内就会让大队的人来取。那位青年工人断然拒绝了,说怕给弄丢了。哈斯朝禄说:“丢不了,谁要这皮包骨的死羊啊?”哀求了半天对方才答应暂时寄放,不过要求他在下午6点之前取走。

等哈斯朝禄回到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