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夫人是远近知名的大儒,晚年后从书院退下来,在家中开设蒙馆。。不图钱财,只是为了丰富晚年生活。若干年后张旺为了女儿的教育问题,终于在绮罗的一再敦促下,厚着老脸上了方家门。至于绮罗的女儿和红梅的儿子如何两小无猜,这就是另外一段佳话了。
且说三皇女姬圭回到京城过年节时,正是女帝病危前后,太女心性尤为不稳。二皇女姬璜在海上时就想过这个问题,太女的心乱了。虽然太女有压力是实情,有压力的人容易心烦气躁也是常理。但对于一国储君,还是要不得的。
东瀛源氏踌躇满志,动用几十年前布下的人马,把眠柳的身世在这个时候透露出去。太女得了姬圭的把柄在手,终于觉得心里安定了一些,每日把多数时间都在母皇榻前侍疾。姬圭便是自己无意大宝,也要看看其他人答不答应。崔后重提为她娶秦家幼子之事,姬圭无可无不可。这事表面上只是一桩再寻常不过的婚事,实际上在这个时候提出,却是一道强有力的姻亲锁链。把崔家、王家、秦府、蔡府、皇后、颜妃三皇女二皇子,捆扎在了一条大船上。再加上朝中本就看好三皇女的官员,姬圭大可以与太女放手一搏。
姬圭不是傻子,太女姬璧更不是,这两人也是各有自己的打算。
女帝现在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有时睡梦中还在叫太女生父的名字,姬璧听到耳中觉得既心酸又恐惧。心酸的是原来这么些年过去,母皇一直没忘记她的亲生父后。恐惧的是,人说只有将死之人才看得见逝去的亲朋。母皇总念叨早逝的父后的名字,不见得是件好事。太女姬璧是除去女帝外,全大顺身份最高贵的人。。然而,高处不胜寒。身份地位越高。便越是孤单寂寞。
因为身居高位,便拥有许多常人无法企及的外在事物。这些外物往往掩盖了其人自身的光彩,与之结交的人许多是被这些外物吸引而来。也有许多人因着这些外物,对其人望而却步,从此本该成为好朋友的却各自退避三舍。即便是血脉亲人,也会因为这些外物所惑,不意间迷乱了心智。
所以太女可以有许多得力属下,有许多血脉想通的宗亲。但是姬璧真正可以无所保留信任的,其实有限。可以说,女帝既是姬璧的心中的依仗。也是她最后的亲近人。这种亲近与太女妃、以及两个小皇子的亲近不同。孺慕情深,此中深意唯有身为儿女者方能体会。
平心而论,身为皇女。姬圭对大位还是有些想法的。帝位可不简单是那个位置而已,“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道,举措审谛”。金銮宝殿龙椅背后,有开疆拓土,教化万民的千秋功业,是君临天下的指点九州的霸气恣情,是天下之下唯我独尊的王者风范。其任重其道远。其功过史载万载。虽然处在那个位置上,也意味着承担更多责任。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可她姬圭也是堂堂女儿身。女帝的三皇女,又怎会因此畏难不前。
所以,皇后提出让她即刻与玲珑定下婚约,赶在女帝驾崩前达成同盟,姬圭只是略微犹豫便答应下来。
她这犹豫有三。一是感觉对不住母皇,要赶在女帝身子虚弱、天下新旧交替不稳时谋权夺位。不论她个人成败。对天下都是一场浩劫。二是感觉对不住太女,虽然二人日常关系一般,但太女进退有度。。并没有在明面上,为难过她这个潜在的威胁,姊妹情分还在。
三是在感情上背叛了眠柳,姬圭心里明白,帝王和王女不同。王女可以荒淫无度,偏宠倌馆出身的爱人。帝王无家事,除了皇后是可以并肩起卧之人,其余后宫佳丽全要一视同仁。偏心哪一个不是爱他,反而是害了那人。迎娶玲珑,可以说只是在感情上,背叛眠柳的开始。
崔后见姬圭答应下来,便内着手准备求娶玲珑的三书六礼,外勾连约会文臣武将,。中间趁着大家都来宫里探视女帝的空档,把姬盂、王氏家人、崔姓将门、秦府老爷请到自己宫里喝茶。世上本没有不透风的墙,况且崔后自持手上资源胜过太女,有恃无恐大张旗鼓。太女忍无可忍,和莫安澜商谈了一日一夜,狠狠甩出自己专为姬圭准备的那张底牌。
眠柳事发,太女本就是京城防务的最高长官。女帝病危期间,又接管了皇城军备。半夜里,莫安澜带着人马悄悄赶到楼外楼,准备捉拿扶桑奸细眠柳。以往也说过,女帝执掌大顺期间,举国安定发展,京城尤其繁盛。为了让百姓更好地共享盛世繁华,女帝几次拟旨,逐步解除了京城的夜间宵禁。莫安澜带人出动时,虽然已经是深夜,但路上还是有人走动。
东瀛的暗桩既然当初敢把眠柳的消息,透露给太女。便也在防着有朝一日猛虎食人,莽龙吞饵。太女的动作很快引起连锁反应,潜伏在大顺京城的扶桑人赶在莫安澜之前,把眠柳转移藏匿。莫安澜到了地方,只抓住个眠柳身边的小小子青杏。但整个京城都在太女的掌握中,虽然一时找不到眠柳,但他要想全身而退,逃离出京城,也是不能够。姬圭在眠柳身边也有自己人,把先后出现的扶桑武士和莫安澜的城防兵卒看了个仔细。
回头去三皇女府上通禀,却也是来迟一步。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