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秦小猪> 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讯(1 / 3)

四皇女姬璋与辽国使臣密谈后没多久,辽国内部决策者就她提出的“贸易换赔款”建议,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因着时至今日,辽国各部族间交易,依旧是以物易物居多。好些人根本想象不到对大顺全面通商,会带来何种后续影响,最后通商利大于弊的看法占据上风。

这所谓的“利”有两点,一是各部族渴慕南方中原腹地好东西久矣,却除了战争,再没有别的法门获取。通商打开供需通道,这就使得这种需求有了宣泄的途径。二是可以借此在大顺内部,扶植一个亲善辽人的皇女。这位皇女和辽国贸易越是密切,也就是越发被这层关系束缚,这是后者乐于看到的结果。

辽国有识之士认为的弊端,其实也与以上两点相关。一来她们担心辽国属民因此便利,长此以往失了好战尚武的精神。二来则是出于对姬璋的不信任,认为不得志、孱弱的狼崽子也还是狼崽。牧人用自家牛羊养大它,也不能改变狼与狗不同的事实。

一时间上述两种观念针尖对麦芒,在北方决策上层形成对峙。但是最终的决策者还需要更务实的态度,她面对的是不通商便要即刻拿出大笔现银赔款、或者倾家荡产再图一战的选择。可以说辽帝的选择并不多,到了这种时候,她的选择权也不大。最终结果其实是内部各方势力角逐妥协后,达成的一个平衡。给四皇女姬璋带话的,依旧是那个南面汉人辽官。

这人声称大辽上下皆对殿下的处境报以同情,也希望通过己方的努力,改善现有不公平的一切。经过多方协商,辽帝决定,认为四殿下的提议是可取的。这一席话。最终奠定了姬璋对辽和谈成功的基础。姬璋内心欢愉,却没挂在脸上。闻言郑重其事,起身冲着北方深深一揖。感谢辽帝和诸卿相对她的大力支持,这个计划成功有我的一半,也有尔等的一半。

辽使只道四皇女心中感激,却不好明言,故只能用这行为含蓄表达。于是用心记下所有细节,回朝之后,南朝文人习气发作,把这事添油加醋告知辽帝和南北文武。除了讲述一个简单事实外。又说了不少歌功颂德的话。叫人听了好不快活,北面林牙南面录事官皆详尽记下此事,载入史册。作为大辽与顺开战前后。虽败犹荣的明证。

且在其后附有评论道:征服一个国家,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同理,掠夺金银或可享受一时。获取他国未来实力人物的好感,却可以坐享一世好处。尤其这位亲善人士的实力还是大辽扶植起来,好坏尽系于己方之手。说白了。这位未来就是北辽利益在中原的代言人啊。

先前那些反对声,因着姬璋兴之所至的一礼,弱了下去,渐渐被其他声音压过替代。最终在几乎全民通过的情况下,四皇女拿到了直通几个大部族的商贸权。这结果好的出乎了大顺使团的预料,但是戏还没演完。谁也不敢松懈。主使袁幼亭、副使侍郎苏渔,在与四皇女的一次会谈中大吵起来,三人意见分作两派。姬璋一人对上正副二使。两边互不往来,几近决裂。

这种结果正中辽人下怀,一名王姓官员秘密携带大量物质的到来,更加坚定了辽国的决心。和谈的结果自此已经可以看见,正与四皇女预期一般。通商的部族略有增减。但是大局已定,互市即将深入北辽上下各处。

很快。女帝就拿到了这次和谈前后的详细呈报。不光是来自当事人,也有明地里暗地里的各种侧面报告。姬璋也就罢了,女帝对于自己的骨血向来有自信。她的皇女都是优秀的顶尖人才,允文允武。倒是那些个充军的泼皮们有些意思,居然从圣人大道里想出这么市井刁钻的法子。女帝眼看心愿达成,一时高兴。便大笔一挥,命膏药钱等人也不必等到换防,直接随同四皇女的和谈团返京。

消息到了北边,人人兴奋。连这等不起眼的都受此嘉奖,余下众人自然都少不了好处去。便如姬璋事先和膏药钱说过的那样,女帝无法为她们正名,奖赏也来得不明不白。这几个都是充作使节团的护从,才得以去往京城,拜谒女帝。

殿试的答卷在统一堪阅评测后,分作一二三来。录了名册,并试卷内容,一同呈给女帝批复。女帝大致翻下来,头三名已经心有定算。至于其他名次,其实才学相差不大。看到言辞上进、忠君爱国,卷面整洁、文笔端庄清丽的,也可以相应向上提一提。若是言辞激烈,虽是针砭时弊;其余各项再好,也要落了下层。理由无他,国家不需要热情洋溢的批评者,更需要稳健务实的实干家。

方明德虽然历练少了些,但一颗为国为民之心天地可鉴,对女帝言语间又透着无比尊崇。这样的人才不提拔,那科举制还有什么意义。至于她前面的几位,便是问题百出。虽然她们辞藻华丽,个个锦绣文章。可是这些人或堪破世情,或心存怨愤,字里行间透漏出玩世不恭态度和激烈情绪,都是不可取的。

如此,叫这初出茅庐、尚未在万丈红尘里浸染过,白纸一张般的方明德得了个天大便宜。居然一路凯歌,勇往直前,撞翻前面数位前辈,得了个好看的名头。

传胪当日,人人跌破眼镜。连方某人本人也不曾想到,有朝一日她会得个与当年小蔡大人相同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