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的很快,一晃两年过去。
仔细的留心周围,诸多之事也随着时间日渐演变着,例如朝堂,例如书院,又比如傅府之内。
老皇帝已经老到连下个床都需要人服侍,老人的心态暴露无遗,开始渴望自己的孩子围在自己身边,便将在外镇守边境的二皇子召回。自此,朝中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不少人猜测:这皇帝莫非是想将皇位传给二皇子?
然而四皇子依旧放荡不羁,对朝中之事爱理不理,倒令一干观望中哀叹连连。这些居中者,多数是希望这个受皇帝宠爱的人上位的。
四皇子并非传闻那样蛮不讲理,他只是不喜约束,心不在正事上而已。终日流连花丛,喜欢舞文弄墨,却从来不会过多干涉朝政。连**都快认为四皇子无心夺权,将第二敌人换成了二皇子。
而太子虽然已经正位,但只要皇帝指令不下,他就有被拉下来的可能。而傅士正明理扶持,鞠躬尽瘁于太子,暗地里到底做了什么,左大臣从来没有放弃调查。
敌对那么多年,没有谁比左大臣更明白傅士正是什么人,他若是有什么想法,最先察觉的也只会是左大臣。
但察觉归察觉,没有证据,要扳倒一个位高权重的丞相,那就是污蔑。虽说他贵为丞相之下的第一人,但也越不过这个坎。越权,又没有证据,确实年老皇帝最忌讳的事情。
所以他一直在寻找傅士正的罪证,顺儿竟然得到了两个助力。
一个是来自神秘的萧家,一个来自曾被灭族的唐家。
萧家要对付傅家,这是在唐家决定与左家合作时才知道的。却也因此,令书暴露了。
可转念一想,其实这一切或许就是萧敏故意为之。
她完全可以不让令书发现药的事情,那么多年下来,偷着喂、骗着喂,用不了几年令书就会疯了。但如今令书不仅发现了那药的害处,还与唐家相认,细想之下,萧敏未尝就不知道了。
她要利用她做事,绝非只是祸害傅家,仔细想想,她是惦记上了唐家隐藏在暗处的暗部队伍。全叔的调查更说明了这点。
萧敏能出的人并不多,虽然有高手,却不足以将整个傅家拉下来。这必然就要依靠唐家与左家的力量,如此就需要令书这枚棋子。
比起跟萧敏的仇恨,傅家的仇要大上许多。培养了令书这么多年,自然知道令书在大义与私仇面前,定会选择大义。所以唐家只会先找傅家保持,最后才找萧敏报下毒之仇。
也是因为有了这种不用讲明的默契,在傅府,令书除非必要,不然不会去找萧敏。萧敏也乐得令书不去打扰她,那声‘娘’,总会让萧敏感到不喜。
养了十年的孩子,终究还是不如亲生的熟,尤其现在这个养大的还要与她为敌,所谓养虎为患,萧敏又怎么高兴的起来?
她们之间复杂的关系让萧书圣感到疑惑,但萧敏不打算告诉他。只让他多花些心力在修炼上,其他事不用知道。
让萧书圣来来京都,不过是希望他多体验人生百态,这对以后的修炼很有帮助。但若是他的心思受到这些事情的影响,那就得不偿失了。萧敏与那红长老的约定时间已经不远,萧书圣必须在今年进入到术师境界!
去年的时候,方舟学参加了国试,中了乙元。甲元却被一直失魂落魄的吕子乔夺走了,这看掉了一群人的大眼。
虽说这吕子乔也是厉害的一人,但大多数人都觉得方舟学要厉害一些。京都以此展开了一次争论,究竟是方舟学厉害,还是吕子乔厉害?
不过当事人倒相处的很好,丝毫不被这些名次所困扰。尤其是方舟学,他对吕子乔能从新振作感到很高兴。
不过他们通过了国试并没有就此离开书院,而是在书院义务教学一年。他们都明白自己还太年轻了,而通过一年的学习,他们曾经的导师以及周围的同僚都会教导他们:什么是社会,什么是朝堂。
流云书院能受到整个流国乃至其他国度的尊重,不仅仅因为流云书院这四个字,有绝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书院里这些留任或外聘的先生们。
他们多数都是各地知名的‘博学先生’,再未成名前,就有不少追逐者。可他们都选择了留在书院而非发展自己,一方面可能是性情,但更多的是他们有着一颗无私的心。
他们都希望去挖掘有才华的人,借他们的手去造福世界,带着流国走向辉煌。如此,他们便很满足了。
当桃李花开之际,就是他们收获果实的时候。比起外边许多高傲的先生,流云书院的先生更为值得敬重。
而受过书院恩惠的人也铭记于心,学有所成之后,便会回报书院,因果循环。
若说这两年对于别人来说改变巨大,那对令书来说则是翻天覆地。
她强迫着自己学很多东西。权谋、国策、药理、灵术以及武术,每天把自己操练的浑身乏力,心疼的莲儿眼泪直流。
她这么做有两个原因,其中一个是:她又一次发病了。
连呆子都没能阻止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