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北洋军不得驻守在山海关,在北洋六镇和东北四镇之间务必要安插一个缓冲部队避免双方直接对峙,于是,清政府就将第二十镇紧急筹建起来,驻守在山海关。
该镇此前的统制是同盟会的张绍曾,良弼察觉到情况有异后,就将满人留日士官生的宝瑛调过来担任统制。并且对宝瑛寄予了厚望。
宋彪也见过这个宝瑛,据东北新军收集到的消息,包括蒋政源等人的评价,应该说这个人的实际水平很一般,除了是满人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赵庭柱的第一步兵师目前也已抵达瑞州县,陈武的第三步兵师位于王家峪。蔡锷、孙树林的第一骑兵师则在距离山海关仅有12公里的牛营子一带驻扎,在高岭镇周边地区的是锦州巡防军的本部三个支队,蒋雁行的第五步兵师大约要在三天后才会抵达。
马尔托斯特级校官已经带着参谋一处和二处的部分参谋军官提前抵达。在高岭镇提前建立了临时指挥所,按照计划,只要东北新军攻克山海关。全军的后勤中心就会进一步前移到锦州,而作战中心则跟随宋北的革命军指挥部提前到滦州。
此时的革命军临时指挥所就是一栋土堡子,看似平淡,各种设施却都很完善,宋彪到了指挥所的参谋室里,见到马尔托斯等人后,他就和马尔托斯、徐方谦问道:“山海关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马尔托斯手里还拿着一个圆规,感叹道:“我只能说他们的情况还很混乱,现在完全看不出他们到底是想要据守待援,还是和我们打一场正面作战。总之是无法用常理来推测他们的指挥官宝瑛阁下到底在想什么?”
徐方谦在东北新军军部参谋二处担任副参谋官兼情报处副主管,他则道:“我想宝瑛可能打算逃跑吧,第39协的协统杨正坤和40协定协统潘矩楹的态度都偏向于革命起义,我们现在查证了一些情报,宝瑛原先是让杨正坤死守孟姜镇防线。杨正坤则以士气低落,不堪一战为由自行领兵退回山海关,宝瑛似乎也未有惩罚,就在那里拖着。”
宋彪同样是一声感叹,和身边的蒋方震调侃道:“拖着也不是个办法啊……不管他们怎么想,咱们该怎么打就怎么打吧!”
蒋方震则是稍加思量。道:“总座,我以为不妨将第二师统管的铁道大炮调出来,先开几炮吓一吓,再多打一些劝降和鼓动起义的传单,让他们先起义吧。如今是大势所趋,南北一起发难,谁愿意真和我们在阵场上一决高下呢?”
宋彪的计划是三天之内速度拿下山海关,不给清政府太多时间准备决战,当然,如果能让第二十镇新军投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这个镇的军事实力大致也和北洋军各镇相当。
他考虑一番,和蒋方震吩咐道:“两手准备,尽力劝说对方起义,第二师这边先摆开阵势,陈武和刘赓云部先上去,敲山震虎,从响水峪直接攻打过去,越过长城防线,派两个团的兵力包抄第二十镇的后路,控制铁路。”
蒋方震点头,这就立刻着手给第三步兵师发令,让该师提前参战,争取在24小时内夺取响水峪。
现代军事和过去的军事有很大的区别,长城的地位也就远不如过去了,山海关是非常重要的关卡,控制着京奉铁路最坚固的一道防口,但在漫长的长城线上,特别是对山地师而言,可以攻击的范围就太大了。
响水峪这是一条一线通道的山沟子,平均宽度只有一百米左右,大部队想要在这种地方进攻的难度很大,周边都是群山峻岭,如果是几万大军在这里对抗,那是根本过不去的,甚至连想都不要想。
问题是清军在这一条防线上的总兵力并不多,大部分都还是旧军,这些旧军队数量少,战斗力差,很多旧军营连军饷都无保障,只派几千人的部队夜里进攻都可以轻易撕碎防线。
陈武这边是精锐山地师,几千个人冲过去夺下响水峪还是很容易的,从这一条线穿过山海关直接进攻第二十镇的后方,即便二十镇有1.2万人的兵力分开驻守山海关、北港营、石门寨三个地方,想要和东北新军硬撑下去的难度也是极大的,因为在现代战争中,人数不是部队战斗力的衡量标准,火力和训练水平才是第一位的。
商量出一个合适的对策后,宋彪就在参谋部军需处主任汪庆辰的陪同下视察各物资输运情况,早在三年前。宋彪就已经确定高岭镇是一个最重要的物资集中站,以粮站的名义在这里建设了六个大型物资仓库。
视察一番,他总体还是较为满意的,保障三个师的物资供应还不是很困难,蒋雁行的第五师肯定是暂时不能南下,除非前面三个师都已经突破了山海关的防线,进入滦州。在滦州建立新的物资供应基地。
为了防止清军派海军过来,隔着海岸线轰击仓库,秘密从法国购买的四门铁路大炮也悄无声息的抵达高岭镇。其中;两门正式前移,准备对山海关实施炮击。
这种m1896型240mm铁道重炮的自重就高达14吨,和日俄两国在日俄战争中动用的280mm榴弹炮绝对不是一个级别的威力水平。差别在于炮管的倍径和炮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