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都长安,黎明刚刚降临,太阳的第一缕阳光笼罩在了这座当今世界上最庞大的皇城之上,薄雾渺渺,屋檐上挂着晨露,几声梆子响,昭示着长安又一天的喧闹开始了。
一些做小生意的百姓已经出门,当今大唐强盛至极,百姓的日子也变得轻松起来,自李承乾登基以来,虽然对外战事不断,但是对内,对待百姓的政策却远宽松于贞观一朝。
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他们才会有热情去关心国事,不然的话,一个破败的国家,百姓的衣食尚且不得温饱,他们又哪里有心思去关心什么国家大事。
崔老汉也挑着挑子出了门,他是在承天门前卖馄饨的,原籍太原,还是当年跟随高祖皇帝定鼎关中之时,迁移过来的百姓,算起来在这长安也生活了四十年了。
当初来长安的时候,还是个少年郎,而如今已经垂垂老矣,对眼下的日子,崔老汉十分满意,虽说老伴去年不幸过世,但是好在三个儿子都很有出息,长子和次子一个在辽东薛仁贵大都督帐下效力,一个在右屯卫军从军,数月前跟随杜睿前往西域作战,还有一个最小的儿子在跟前养老,对于他这样的百姓来说,能有饱饭吃,能有棉衣穿,还能有子孙传递香火,也就没什么可不知足的了。
将摊位摆好,很快就有了生意,崔老汉一边忙碌了,一边听客人闲聊,手上的动作一点儿都不满,他这个摊位在承天门前,也摆了将近二十年,不要说长安城内的贩夫走卒,就连一些来上朝的大臣都时常光顾。
“西域那边还是没有消息传来,如今也不知到底怎样了?这一战能不能胜!?”
“瞧你这话说得,岂能不胜,这次出马的可是杜大帅,那可是咱大唐的战神,和当年的卫国公一样,百战百胜,小小的大食,杜大帅亲自出马,还不是手到擒来!”
“刘大!你说的倒是轻巧,我可听从西边来的胡商说了,这次大食人可是倾尽全国之兵来进犯大唐,说是带甲之士足足有百万之众,杜大帅虽然能打,可是这百万敌军,岂是那么好相与的!最开始去的苏大帅能耐就差了,当初二十万军灭了西突厥六十万人,将突厥狗打得望风鼠窜,还不是一样在这大食身上折了半世的威风!”
“你这人怎的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我说能胜就是能胜,杜大帅出马,咱大唐这次赢定了,不要说大食胡狗来了百万人,就是再来百万人,咱杜大帅也能一勺烩了!”
崔老汉听着,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他的次子可就在杜睿的军中,原先他也和那刘大一样,觉得大唐必胜,可是都这么许久了,还是没有消息传来,他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他的次子如今不过二十二岁,原本崔老汉打算等到这次回来,就给他说一门亲事的,万一~~~~~~
“老丈!该加水了!”
一个声音让崔老汉惊醒了过来,见锅中的水都快要熬干了,急忙添了两瓢水,正要道谢,见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身着官服,年岁和他相当的老者,忙躬身行礼:“原来是老大人!”
崔老汉认得眼前这个大官,他在承天门前摆摊也二十年了,认得不少朝中的大员,眼前这人就是其中之一。
老大人见崔老汉眉头紧皱,笑道:“老丈!可是担心你家二郎!?”
崔老汉讪讪的一笑,道:“不瞒老大人,老汉家的二郎这个也跟随杜大帅前往西域为国效力,这许久都没有消息传来,老汉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老大人笑道:“怎的?你也不信大唐能胜!?”
崔老汉闻言,忙道:“信!自然信!咱杜大人的能耐,老汉可是深信不疑,只是老汉的儿子在前线,这担心总归是难免的!”
老大人点点头笑道:“倒也是实情,不过老丈你倒也无需担心,你说的不错,有杜大人出马,大唐必胜!”
崔老汉闻言,顿时也不愁了,道:“老大人且请坐,老汉给您盛上一碗馄饨!”
一旁那几个人听到两人的对话,顿时小声议论了起来。
“这大官是谁?他说能胜就能胜!”
一旁立刻有人叱道:“你小子白长了一双狗眼,那可是咱大唐的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大人!那可是咱大唐的名将,他说能胜,自然就是能胜!说不定朝廷已经得到了消息,过不了几天西域大捷的捷报就送来长安了!”
这个老大人确实就是李世绩,昨夜陪着李承乾在承庆殿内讨论战事,很晚才回家,这一大早又要赶着去上朝,来崔老汉这个小摊子吃一碗馄饨也是他多年的习惯了。
李世绩吃过了馄饨,带着在远处等候的几个随从朝着承天门走去,再过小半个时辰,就到了上朝的时候了。
见李世绩到了,众官员连忙拱手行礼,当初贞观一朝的老臣,在朝中的已经不多了,那些开国功勋,也大多过世,健在的,还能在朝中担任要职的也只剩下了李世绩一个人。
“师伯!”杜养盛也走过来行礼,他如今也已经二十八岁的年纪了,已然做到了刑部尚书的高位,在杜睿的众多弟子当中,他的职位是最高的。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