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抗战之红色警戒> 第402章 放电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2章 放电影(2 / 4)

记下曲谱。

“我娘当年各类曲子听一遍就能记住。”唐明月只说了这么一句,让孟享知道了人家那是有遗传基因的。不过,他一想到唐药师的胖子形象,实在是不与情报中得到的年轻时的风流倜傥凑不到一起。

人家的私事不好过问,但唐明月也获得了孟享的授权,可以把他哼唱的曲子记录下来,但不能流传出去。

当先锋军打算通过影视扩大宣传时候,孟享想起了这些曲子,从中挑选了几首气势恢宏的完整的哼唱出来,经过唐明月的记录,弹奏后。孟享再与脑海中的那些印证修改,最后才出了这五首曲子,其中还有一些不全的地方。

虽然随着不断的升级,他的记忆力也是越来愈好,这些曲子基本上都能哼唱出来。但毕竟孟享的记忆力还没有那么变态。小花曾说过,可以通过基地的某项功能,刺激出原有遗忘的记忆。但孟享听说有不小的危险性时,就不再追问了。一不小心成为白痴,他哭都没法子哭了。

通过战区内组建的先锋交响乐乐团里几十位华夏音乐大牛的演奏,这五首曲子的气势恢宏再次展现出来。

配合着训练时候的一些场景,和以前资料中的一些镜头,通过不断剪辑就凑出了这段影片。

“我决定了,我要去参加先锋军!”李子重看完电影后不能自已。

“你去哪里,我也去哪里!”沈月莲犹豫了一下,最后坚定的说道。

“好,我们一起去!”李子重欣慰道。

要参加先锋军的同样的话语已经在看过电影的十几个人口中说了出来。

这正是孟享希望的效果。

这样的电影,不要看是有经典的音乐,但在当时很多百姓听来,这些和弹棉花的感觉差不多。这显然不如先锋军的低保和抚恤金实惠。

这种电影对准的目标也不是他们,能进电影院看电影的***多数都是有点资产,有点文化的人。先锋军的低保和抚恤金对他们的吸引并不大。孟享需要把这些理智的旁观者心底的热血再燃烧起来。把他们争取到先锋军这边来。至于他们来了,自然不是推到战场上当炮灰,孟享需要他们各式各样的才能。

随着先锋军的地盘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在华夏大学只有一百一十多所,大学生总人数从京师大学堂建立的1898年到37年,只有十一万多人的时代,人才从来就没有嫌多的时候。

随着新学期的开学,战区内新入校大学生的人数已经突破了3万人,大学总数没有扩张,而是投资让大学招收人数的规模扩大了,稷下学宫新生人数已经超过了六千人,其他北平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的招生情况也都翻番。虽然这些人还不够后世一所大学的学生多,比起后世的一年六七百万来更是没法比,但这已经是一个突破了。要知道25到29年,这段时间,南开大学的学生人数一共才300人。

但这个时候却是大师辈出的时代。战区政府对大学生施行全部学杂费免费就是在中央政府的政策上更进一步。当时的中央政府对大学生免除兵役,上学免费,吃午饭不要钱。这样使得大学生的在校人数从36年的42000人,增长到了44年的79000人。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中央政府在这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

此时,法币还有大幅度贬值,中央政府虽然屡战屡败,但权威依旧,还是众多有才之士选择的目标。没有经受过法币贬值大劫的文人们,还是对正统特别在意。远不是后世的那种待遇好就跳槽的情景。

所以,先锋军手中的人才只是占据了一部分而已。

此时西南联大已经完成了使命,所有的教授、学生都被先锋军的飞机接到了北平等地,回到了老校区。继续发扬西南联大的兼容之风的是稷下学宫,各分院在校人数已经突破了万人,其中更是大师云集,名家荟萃。加上先锋军每年送出去的那些留学人员,相信会有更多的未来大师成长起来。

但培养起自己的人才需要的时间太长,战区内现在紧缺各类人才。即使一些意见相左的人,也是可以利用其从事某些方面的学术研究。

一个政权内只出现一种声音是危险的,有些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和思想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有已经逐步健全的各种法律法规制约着,只要不是违背这些法规,不过红线,孟享也不会去进行大面积的梳理。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追求的首先是人才的数量。孟享手中已经抱着数万犹太人人才,但更多的是需要有华夏的人才来吸收消化这些的技术和知识。所以,先锋军犹如一个大漏斗一样,吸纳着各式各样的人才。

这部算得上华夏第一部彩色电影就是为了吸纳人才而拍摄的,幸亏这个年代没有审核制度,没有被老蒋政府卡死,得以在国统区内播映。当然明目张胆的大规模宣传先锋军也不可以,所以一开始知道这个电影的人不是很多。随着放映,凭借着第一部彩色电影的嘘头,吸引的人越来越多。等到老蒋等人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想全部禁止也不可能。

不止这些正规的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