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2 / 3)

村便没这个店。大家好了伤疤忘记了痛,谁来支持这个变法。况且君子党主政,他们步子喜欢迈得大,到了“小人党”执政时,政策会变得很保守。

这便是第二个时机,不容错过。

在这之前,必须将这个弊端解决。

但君子党们显然也没有想出良策,方法简单,只要制止隐田现象,什么麻烦也就没有了。可只两税在收,隐田惹田就无法制止,可是郑朗却隐隐感到有一个机会,郭谘,千步方田法!

争议很多,所以交给了君子党,他退居幕后引势利导。

时间还未到。

从范仲淹处回来,却接到一张意外的请贴。

八贤王赵元俨送来的,史书记载他一件事。西北用兵,给公用钱五十万以助边,帝不欲拒之,听入其半。尝问翊善(王府官)王涣,元昊平否?对曰,未也。又说道,如此,用宰相何为?闻者畏其言。所以被传为八贤王,又说他团结了寇准、杨六郎、范仲淹与包拯,简直胡说八道。寇准是不会将八贤王放在眼中的,杨六郎若有八大王照料,也不至于官不得高迁,范仲淹与吕夷简斗了一生,与八大王有何关系,包拯进京是王拱辰推荐的,到八贤王死的时候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御史。

就是这五十万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真相是元俨领荆扬二镇,岁给缗钱二万五千。这仅是现钱,还有帛,粮。炭料,职田封田,以及其他,实际所给最少是三倍以上,甚至有可能接近十万贯!

西北用兵,诸官禄先后稍减,元俨岁钱当纳其半,可是元俨用度无节,甚至还预借数年俸料,翊善王涣劝谏方有边患。宜助朝廷节用度,元俨说了一个句:“愁杀人。”

我每年钱还不够用呢,这一减半日子怎么过。这让郑朗很蒙的,少算一点,元俨一年从朝廷身上支取七万左右的钱帛粮,这七万不是一枚枚。而是一缗缗,购买力相当于后世的近四千万人民币,并且不用买豪宅,朝廷给了其豪华的宅子,是怎么用下去的!

王涣又谏,元俨无奈听从,挤出了五十万,也就五百缗钱,相比于他庞大的支出,简直算是毛毛雨。不久后,赵祯以元俨是叔父,不欲裁损,又全部给之。估计赵祯也头痛了,俺挤来挤去,想你做为叔父,带一个好头,可你不带,只挤出五百缗钱,反而让我担当一个骂名,不如不要你这五百缗。

这才是八贤王的真相。

但是许多大臣对他十分忌惮,包括章得象、杜衍在内,都是后起之秀,朝中除病退的吕夷简外,皆没有那么深的资历敢与这位皇上的唯一亲叔父抗衡,所以多忌之。

郑朗带了一句话过去:“宗室、宰臣乃银河人间也,两相隔绝,天道也,相交天道溃坏,国将不国。”

不会去你家。

好心也罢,有其他用心也罢,我清清白白的做我的宰相,你贵好,贱好,与我没有关系。但递了一层意思,咱们俩不相关,我不会害怕你来找我麻烦,你也不必担心老死之后,我找你儿子的麻烦。

但范仲淹与韩琦才来朝堂,诸事没有弄清楚之前,十分安静。

这是黎明的前刻,越是安静,后面越是轰烈……

这时,开封下了一场雨。

五月戊子深夜,人们多已入睡,忽然天上响起几声雷声,赵祯匆匆忙忙从床上爬起来,连衣服都来不及系上,站在殿外望着天空喃喃祈祷。不一会儿雨落,赵祯衣服全湿,太监拉他进去也没有拉动,先是舞蹈,然后遥望天空再三拜谢,直到雨稍停,才进了寝殿。

第二天辅臣称贺,赵祯也喜不自禁,说道:“天久不雨,朕每焚香上祷于天,昨晚寝殿中忽闻微雷,匆匆戴起冠带,露立殿下,一会雨至,衣皆沾湿,直到雨霁,再拜以谢,方敢升阶,自此尚希望槁苗可救也。”

章得象说:“非陛下至诚,怎能天应若此?”

赵祯道:“原来朕想下罪己诏,罢乐减膳,又恐近于崇虚名,不如夙夜精心密祷为佳。”

这句话认真的听,越发让人觉得很悲情。

我下罪己诏,将过错揽于我一人身上,可一封诏书说明什么呢?是揽还是在推卸责任?谦卑如此!

至少这一刻,郑朗觉得赵祯十分悲情。若是以后陆续降雨倒也罢了,关健没有降,不但是今年,几年还会有,旱涝灾害,黄河再三决堤,加上几子先后天折,困惑着赵祯的一生。以至赵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临终前几年神经都有些混乱。

他忽然伏下,冲几位宰相深施一个大礼,说道:“诸位相公,我有一事相求。”

心中一直犹豫不决,麻烦太多,改良免役法都带来严重的消极因素,不由让郑朗一直迟疑着,不想变动。直到这时,他才下定决心,至少要做点什么。

章得象等人立即说道:“行知,你想说什么请说,不用施此大礼。”

都是宰辅,受不起。

“为了陛下,为了这个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我心中有一些想法,但落实下去,会有纷争,请诸位相公助我一臂之力。”(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