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九百十章 排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九百十章 排名(2 / 3)

,熊本愧谢。朝廷述平南之功,王光祖为第一。但宋朝的重心不是在西南,那只是皮肤之痒,无关紧要。

看诸将能力还是看河湟之战中的表现。但王光祖未参战,许多人皆比王光祖耀眼,例如高永能、周世清、种古。郑朗笑了一笑,道:“陛下,不可小视,虽臣将他排在张玉之下,实际不亚于张玉。”

“那么十大中将呢?”

“高永能、王文郁、熊本、和斌、种古、姚兕、林广、李舜卿、李浩、刘绍能,可惜老将杨遂、窦舜卿、贾逵、杨文广、张守约、卢政、宋守约陆续去世,不然也能名列其中,”郑朗字斟句酌地说。

今天这份名单非同小可。这是对现在所有将领军事能力的直接排名。十大上将中,种谔仅排在第五位。若大的知庆州,总掌环庆路大军的王文郁仅排在中将行列,还是第二位,连第一位都没有占上,甚至中间还有熊本这样的文官。

其实这就是郑朗退休后用将的名单,将领很重要。省得朝廷以后胡乱用将,甚至以前一度将葛怀敏调到前线。

赵顼已经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亲自拿笔在记录,将二十个名字写下来,又问道:“那么二十下将呢?”

“折可适。”

“嗯?”

“陛下,他还没有成长起来。一瞪长起来,不亚于前十上将。”

“哦,继续说。”

“种朴,王厚、曲珍、姚麟、种诊、姚雄、种师道、赵卨、孙路、游师雄。”

“为何?”赵顼又不解地问道,熊本排进去还能算是半个武官,赵卨、孙路与游师雄却是纯粹的士大夫了。

“陛下,他们虽是士大夫。可有一定的军事修养,就象蔡挺一样,国家需要士大夫治理百姓,而非是武将治理,让他们领兵,甚至上战场磨一磨,对兵事更加精通,以后守边的士大夫也就有了。”

“郑卿此言极是。”高滔滔道。丈夫在世时,若不是蔡挺数番大捷,西北局面会更糟。但郑朗将他们排在折可适之下,乃是指成长空间的,暂时折可适还没有后面的耀眼。

赵顼记下了名字,又道:“还有呢?”

“王赡,”郑朗道。其实王赡军事能力不弱,可脾气暴躁,因此排在仅在战场上溜达那么一回的种师道后面。下面的要么缺陷更大,要么军事能力有限。但比其他人好,又道:“刘仲武、张蕴、张整、高永亨(高永能弟弟)、赵隆、苗履(苗授子)、王崇极、向宝。”

说到这里,又叹息一声道:“若不是老将刘阒去世,同样能名列其中。”

名将如玉,美人如花,但消逝起来也快。不然杨遂等大将在世,伐夏时更加如虎添翼。

赵顼将名字记下,又问道:“郑公若离开庙堂,谁人可为相?”

将领有了,但宰相才是最重要的。

“吕公著、范纯仁,未来是张商英与赵挺之,用二张赵二人,可保大宋三十年无忧。”

“王安石与司马光如何?”

郑朗沉默了大半天,说道:“人君之道,用人之道,用人包括识材驾驭。驭人也是一门学问,世人皆曰汉高祖粗鄙,然而仅凭他用好张良、萧何与韩信,就足以能称为人主。开元盛世之初姚元崇、张说,世人说其贤相,实际二人皆是狡黠之辈,因为让唐明皇用好了,故有开元之治。仁宗驭臣也有术,然比起汉高与开始时的唐明皇,略逊了一筹,故范仲淹与吕夷简皆是一世人物,却造成诸多矛盾,经过好几年,才将隐约形成的党争化解下去。因此老臣以为,若是用相材,一不能固执偏恞,二不能不作为,过于保守或太激进,三要有一定的才能,陛下问的不是臣材,而是相材,老臣只能推荐这四人。王安石有经济之术,可是过于激进,我怕他继深化改革,惹起不必要的矛盾,用王安石必须不能给他太大的动作。司马光学问渊博,有动操之能,可过于保守,辅相可以,若是首相,臣致仕后,陛下若是节制不住,会慢慢弱化改革政策,最终形成仁宗晚年的积贫积弱局面。不但他们二人,章惇、吕大防等人,也是如此。”

提起来郑朗才说,就是致仕后,赵顼必然时常询问一下,自己还可以替赵顼参考参考,只不过渐渐淡出政务罢了。

郑朗顺便又说了一件事:“陛下,自从改制以来,官员操守得以改观,不过制度仍有一个缺陷。”

“何?”

“官员调动过于频繁,想要做好事,必须了解,这有一个时间过程。特别是地方官员,各州各县官员因为调动频繁,要么不作为,让各州县小吏掌控政务,官员反被架空。要么不了解情况,急于求功,枉用了钱帛却适得其反。因此臣以为若没有重大失误与功绩,或者特殊需要,各地官员必须落实年限制度,不足年限不得调任。”

“郑公之言极是,朕会在都堂会上将这个问题提出来。”

说了这么久,太监上茶。

郑朗呷了一口茶,高滔滔问道:“郑卿,哀家听说大洋彼岸的船队回来了。”

“嗯。”

“那些粮食真那么重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