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穿越之超品公爵> 第一百五十二章 策对《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二章 策对《下》(2 / 2)

,但是我的心在想什么先生已经一清二楚一样。”李尘顿了一下接着道;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能把朱子理解到无善无恶的地步对你来说已经相当不易了。但是我现在问的是你刚才你的心里悟到了什么?”王鸣盛点了点头说道。

“王公曰‘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凡知觉处便是心。心即‘我的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世间的主宰,就像刚才若是我因为先生让我等了个把时辰而烦躁不安,便是在天地神明之间失了我的心,我的心抛却天地,天地自然也就抛却了我的心。反而我刚刚并没有因为此而失去本心,天地神明也就没有抛弃我,我才像现在这样立于天地间。王公曰‘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者’王公于游刃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也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吧?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听言动,即事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由此观之。“心”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 朱熹说“知先行后”,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知行如何分得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事,故有一念发动虽有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实质是恪守儒家伦理,成为圣人。 “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李尘此话说完突然感觉天地间一明,那心学之光突入其来至涌李尘内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