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就话初一头,初二又话新年头,初三又讲穷鬼日,初四就话男女男一日,初五又话神下天,初六又话结团圆,七不去,八不归,九九十十看打狮,十一十二龙灯出,索性半月正来归。
各地新年的习俗虽有不同但是大体上还是相差无几。
大年初二的时候李尘早早的就和李志一起赶往自家门前不远的财神庙里。在钱塘县每年初二,敬财神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赶到财神庙去烧“头炷香”。
钱塘县有一处财神庙,就是位于永乐坊外的八里桥,叫“五显财神庙”,每年正月初二到正月十六开庙会,所以初二就成了祭财神的日子,但实际上,按传说财神的生日是初五。过去香客为了争“头炷香”,半夜就来庙外门洞等候。敬香结束后,还要从财神庙里“请”一些写着“福”、“寿”字样的红绒花和剪金纸花、金元宝等回家,这也就是把“福”请回家了。如果来年发财了,还要再去庙里还愿,把去年“请”回家的纸金元宝送回庙里,并加倍购买新的纸金元宝,庙祝也因此而发财。所以渐渐的时间就这样在争抢之中一次次的提前,但是到了正月初一却是不能再提前了。由于每年初二来烧香的人太多,很多人无法进入,就在庙门口燃香,再往庙内投掷,这么一来给消防带来了隐患,所以庙中用大木桶盛水,准备随时泼水灭火,谁被水泼到了,则被认为来年必然发财,因为“水”通财。李尘大年初二的时候就曾被水泼到,这让李志回到家中好一阵高兴,但随即一想这李尘马上就要去禅源寺清修了哪里来的财运呢?
大年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初三是赤狗日,诸事不宜,为了避凶,所以为提早就寝所找的借口;再者,从过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阵了,若不早些休息,恐会体力不继,无法办完其它的行事;至于过年谣中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饱’,就是说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连几天的忙碌,到了初三,总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补补前两天的睡眠,长保健康。累了两天的李尘也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进过初三歇息了一天的之后,到了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
而且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通过这也可以清楚的向我们表明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于金钱的追求永远都是无止境的。
时间一晃到了正月十五的时候李尘还要大早上的起来祭财神。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行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图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富大贵。
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