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日,季汉丞相诸葛亮引军二万至渭南,令赵云、庞德守华阴,各伏奇兵两路,每日左入右出,右入左出,以为疑军。曹真与张?初败,不敢稍有动作。曹丕一日三遍下诏摧兵,责二人以怠慢军机之罪。曹真乃令张?引军强攻。张?已探明地势,亦伏下奇兵两路,待汉军出入城交接之时,突然引以雷霆一击,以众击寡,大破汉军,夺取华阴。赵云与庞德无奈间退守华州,而此时孔明还在渭南,整肃军马,无法接应。时隔不久,华州又失,曹真与张?一雪前耻,引军继续向西。而此时曹丕出兵出潼关,进入华阴。东线大乱。前线不时有流民逃离战场,进入长安,带来各式各样不同版本的新闻,让百姓一惊再惊。我开始在处置流民的事情上下手有些软弱,等到发现应该严格管控的时候,入城流民已有数万之多了。为了避免更大的骚动和隐患,我下令关了城门,同时加强管控,把人员按户籍核对后进行安置,选出其中身体强健者加入部队,进行军事训练,体弱的则向后转移,安置在咸阳以西。其余未入城人员也照此办理。在自己的属地里打仗,是最痛苦的事了,虽然有着地利人和的优势,但同样也会对自己的属地经济和民生造成巨大的破坏。更何况雍凉初定,民心未附。我们虽有无数善政,但时间不久,百姓难以完全归心,也难以完全相信我们。多年来地经验告诉他们,一听要打仗。先逃走再说。属员们告诉我,尽管下大力气进行劝导,安抚,但每天逃难的平民还是络绎不绝,因为疾病、饿死于路上的数在千百计。我阴沉着脸,让刘巴去负责流民的事情,我的心情遭透了。这时廖立来见我。廖立,荆州人。向来与诸葛孔明和庞士元齐名。但他心高气傲,待人无礼,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强,而自己地地位却与自己的身份不相匹配,所以整天不仅不干事,还不停的给这个那个挑毛病。他觉得孔明当了丞相,起码也该给他个副相当当,可是想不到御史大夫一职被地位远不及他的李严得了去,不由让他极为恼火。所以,虽然当着侍中(相当于后世国务院办公厅主任)。却还是整天不痛快。而由于他这种脾气,也没有人喜欢他。“廖大人。”我主动招呼道。廖立却只一拱手,连句话都不说,便在我身边坐下来。汉晋时期的士大夫大多恃才傲物。弥衡当面骂曹操,那么个无礼之人,曹操都不与肯杀他,只把他送到荆州。何况瘳立并没有骂我,他又是先生的故友呢。“有事么?”我问道。“小亮这个人啊……”廖立以一付长者的姿态说道,眉毛便蹙到了一起,一付痛心疾首的样子。可就算他比先生大几岁,也不该这样说话啊。“怎么会这么傻?”我不由抬起头望着他,并没有说话。全天下把孔明先生叫做小亮地,大约也只此一人吧。不过,他能看得出先生的计策么?我心下冷笑。孔明先生先失华阴,再失华州,其间他在做什么,没有与任何人联络过,就算给我的战报和表章里,也只简单的记述了其间经过,没有任何辩解。但我这几天综合手头的各种信息,经过细致的分析判断,已得出一个结论,孔明先生是在诱敌深入。瘳立冷笑一声:“以乍败诱敌,再引军围攻,这种计策,三岁小儿也能想得出来,曹魏军中难道都是傻子不成?”我吃惊的望着瘳立。他,竟然真得只一眼就看出先生的计策来了,而且他把这个计策打击得分文不值。是他太高明了么?“若我为孔明,有无数计策可敌曹军,或为疑兵之策,或围魏救赵,或主动出击,攻其必救,皆可御敌于国门之外,而不会让敌军攻入我境。现在可好,东方天险已失,或攻或守,全在敌军,而我军处于被动局面。这个小亮啊!”廖立叹着。我想了想:“廖大人大才,自来与孔明先生齐名。先生何不写个条陈与我,细细分析孔明失利之后曹军与我军的形势,及其后举措。若大人才华果然出众,季汉亦不会屈了先生大才。”廖立听此语,不由目光一闪。他是狂生,不会掩饰自己,兴奋的施礼道:“如此,我便回去。”转身大步去了。我望着他地背影,久久不语,随之暗叹一声。他有的些话有些道理,但是我还是相信孔明先生。我对先生的相信,甚至强于相信我自己。廖立,你果然是有才华的,若不是你这个讨厌地性格,怎会现在只是侍中?若你能如孔明先生那样善人处事,使上下相安,优劣得所,以你的才华,又怎会让李严登上高位。可惜,天下只有一个孔明,而廖立,也只是廖立。不过,我以好言安抚住你,让你去写条陈,也算是发挥了你的长处,助于增加我对战局的了解,而在此期间,你被占住了手脚,也不会四处乱转,惹是生非了吧。否则,郭攸之负责地丞相府,还不让你搞的乱成一团。想着,我突然一惊,廖立大才,为何来到我的身边非议先生。要知道,我是先生的弟子,而且我只是一个监国的太子,并没有处置大员地实权。他此来,目的何在?是其性情使然,还是他嗅出什么味道?认定我可以了解他,重用他?想着,我叫来了李晟:“侍中廖大人奉命写绝密奏章,你带几个侍卫去把他接到尚书台,找一处安静的地方让他工作,不要让任何人打扰他。记着,以重视他为名义,绝不能让他发现不当之处。”李昆眨眨眼:“殿下要软禁了他么?”“多嘴,我何时说过此话?”李昆伸下舌头,知道自己犯下了错,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