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章胜起跑线
边境线附近两三公里范围内,如果说有什么战略级的打击目标,那么毫无疑问是巴库油田。
上世纪末,里海之滨的巴库现大油田,从而使高加山脉以南的外高加地区成为工业重镇。
巴库油田早由瑞典诺贝尔家族投资开,十月革命后被苏联政府收归国有,到苏德战争爆前,八千多口油井的石油总产量高达二千四万吨,比波斯、罗马尼亚、墨西哥及荷属东印的石油产量总和还要多。
希特勒对巴库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
上次欧战后两年,德国经历了严重的石油短缺,惟一的石油来源地是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鲁登道夫当时曾指出——罗马尼亚石油乃重之重,但很不幸,罗马尼亚的石油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不足以改变德国石油短缺的整体局面。英国人捷足先登,于一一八年八月占领巴库,被鲁登道夫称为“对我们的沉重打击”。
希特勒上台后的第一年,经济战略专家便指出:一旦生战争,对原油进口的严重依赖将是制约德**事行动的一个关键瓶颈。
三七年戈林主导制定的“凯琳大厦计划”,要求到一四三年初德国将实现石油产量一千一万吨,但希特勒显然等不到这个时间,他的战略是先通过储备打响战争,然后战争解决石油来源,其觊觎的便是巴库油田。
一三八年上半年,德国石油进口达到顶点,大来源地是罗马尼亚,管月后欧洲以外的来源断绝(实际上德国依然通过立国荷兰进口了大量石油),德国当年仍进口石油七万吨,比头一年多出二十万吨。
次年五月,当德**队法兰西大地上纵横驰骋之际,德、罗两国签订了石油协定,当年德国进口的三一十万吨石油有十八万吨来自罗马尼亚,通过德国对外窗口荷兰解决了十万吨,另外根据《苏德贸易协定》,进口石油十万吨。
到了一年后,德国从罗马尼亚的进口石油增至一万吨,从荷兰悄悄进口八十万吨,上半年从苏联进口二十万吨。
当希特勒席卷西欧时,东欧重要的能源国罗马尼亚局势岌岌可危,匈牙利、保加利亚和苏联,都向其提出领土要求,苏联干脆于三年七月出兵强占了比萨拉比亚。罗马尼亚政府无奈之下,正式宣布加入轴心国和《**产国际协定》,当年德国对罗马尼亚的石油依赖量达到了分之七十四(其余通过荷兰解决,这也是荷兰保持立的条件),到次年的“巴巴罗萨”行动时,二一十万吨的对德石油出口比起参战的一万罗军有价值。
不过,罗马尼亚的石油并不安全,大的普罗耶什蒂油田不光面临驻比萨拉比亚和克里米亚半岛的苏联轰炸机威胁,还非常担心以地海为基地的英国空力量。果然,苏德战争打响后,罗马尼亚的油田和炼油厂,就遭到从克里米亚半岛奥德萨起飞的苏联轰炸机近次轰炸,只是因为苏联战争初期轰炸机损失过半,英国有此能力的轰炸机又忙于北非作战和从本土偷袭法国、比利时和德国西部,因此到目前为止,罗马尼亚油田还是安全的。
三八年秋天入侵波兰时,德国的石油储备并不充分。
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也针对被占领国,因此实际上到四〇年德国占领法国后,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等国家的日常燃油,也开始由德国来供应。加糟糕的是,一三年月墨里尼向英法宣战,从此将意大利这个贫油国的油管也插进了德国的油桶里。
若非这一年国地质专家比利亚现大油田,随后埃及也落入德军之手,燃油供应短缺问题将把德国拖入无底的深渊。
一四〇年三月,德国战时经济与军备局出警告,德国石油储备估计将十月份耗,如果未来陷入消耗战,缓解石油压力的惟一办法就是利用苏联的石油,必须迅速夺取并利用高加油田。同时,必须苏联尚未完全破坏前夺取采油设备,包括运输工具,才能保证一个月内恢复生产,完成运输还要一个月。如果这些目标不能实现,这一年月一日后的作战和国内经济将面临无法预计的严重后果。
这个时候,由于隆美尔北非和东的连续胜利,同时万大军陈兵边境,迫使了土耳其的屈服,希特勒完成了对巴尔干、北非和东地区的控制,希特勒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攻占石油心巴库,彻底解决德国的燃油供应难题。
与原来的历史不同,由于德国增加了一个土耳其作战集群,使得无需翻越高加山进攻的德**队,对苏战争起后的一个多月,就完全控制了巴库油田,把这个年生产石油二千四万吨的石油产地,牢牢地控制了手。
德军为了配合占领巴库、格罗兹尼等地的石油,希特勒还特意组建了高加石油师,兵力达到二万四千八多人,配备三千多辆各式车辆,主要是修复被毁的油井和炼油厂,转运油料。
巴库油田开采的石油,通过石油管道输送到黑海东岸的巴统港,然后由油轮运抵黑海西岸,分别通过多瑙河和第聂伯河的内河航运,送到德国和波兰。同时,德国正修建连接国内与罗马尼亚、乌克兰沿黑海港口的石油管道,以彻底解决输送油料难题。
此外,巴库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