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也察觉到察举制度的弊端,到了魏文帝曹丕时,陈群又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可是九品中正制实际是察举制的改良,其实就是将任命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不过这制度依然是要有地方官员举荐人才,根本存在的问题始终解决不了。尤其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十分强大,对中央官员考核人才施加影响,到了后来更是干脆直接以门第出身来举荐官吏!
这样到了察举制的后期,统治阶层几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状,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而相比差距制度,科举制就明显要公平公正的多!通过地方乡试、州省会试、中央殿试三级分试的方法,将任官权力彻底收归中央,这样就很好的杜绝了地方势力做大了!
这还是其中的一个优点,此后科举制推行不久,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公平的选举制度,对整个民族起到的稳定性和凝聚力,这就是文远看重科举制的原因,当然,如果物质上的条件达不到,文远想的再好科举制也不会提前四百年出现在汉末三国,这个读书对于绝多数人来都还是一件奢侈的事的时代!
历史上科举制的出现,之所以没能在汉末魏晋时代出现,有其历史的客观原因。
这个时代承载知识的主体还是竹简,木片,纸张虽然已经发明出来,但是质量与文远前世的纸张还差得很远,文化上的传递,只能靠用手在竹片、木片之上一笔一笔的刻录,竹片木片沉重,一片简牍只能写上十几二十个字,一本书下来,往往就要百十卷书简,数百斤重,阅读和携带尚且不便,更何况因为藏书的珍贵,藏书之人将这些书卷当做命根子一样,轻易不肯借与旁人。
文化传播的条件落后,读书的代价高昂……这些原因自然无法让更多针对民间的选拔制度实行下去。可以说在当时这样一片贫瘠的土壤中,是无法结出科举这样需要很多养分的果实的!
但是自从文远来了就不一样了,初平三年,文远刚刚在河北扎下根基的第三年,他就已经将优质的纸张和线装书搞了出来!
除了廉价便携的纸张书卷,负责传授知识的学馆也不可或缺,早在兴平元年,文远就在冀州一百零几个县里兴建了上百座学馆。第一批就招收了有心向学的寒门学子三千多人,此后随着文远地盘的扩大,学馆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到如今七年时间下来,文远治下八州,前后修建或在建的学馆已经达到六百余座!招录的弟子已经达到三万余人!
创造出这两项有利的条件,文远才有能力让科举制度提前四百年出现在这个时代!
“七年了!学子们也该拉出来检验检验……”看着郑老爷子激动的样子,文远心里也是一阵莫名的激动,此外还带着一丝莫名的……戏谑!
科举制,说来可算考试的祖宗了,流传下来已经到后世已经一千四百多年,知道文远生活的前世,已经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仍保留着科举制度的残余。
文远就知道自己的前世就极度讨厌考试,每逢考试就各种手忙脚乱。如今翻身农奴做主人,让别人考试,这种超有成就感的过程岂是一个爽字所能形容的?
而那些经过了七年寒窗苦读的学子相信也不会厌倦,相信这三万多学子中的许多人等的就是这一展才学的一天!
郑公有些担心道:“是啊,……只是晋公,第一年就三轮连考,只怕是仓促了些。”
文远沉吟一番,眯眼一笑道:“郑老爷子,今年虽说是科考的第一年,却只是对学馆里的学子稍稍仓促了些,不过不必担心,天下之大,又怎么会没有早已学成却无处报效的人才!”
郑玄年老成精,闻言思索一阵顿时了然!不禁真心佩服文远打的如意算盘!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不论出身门第、绝对公平、只要你能有才能就尽情展示的平台,可以想象它的诱惑力多么令人难以拒绝!如果文远这边开科取士的消息一传出,估计比起历史上曹操的三发求贤令效果来得还要震撼!到那个时候,相信全天下有真才实学却报效无门的人才都会蜂拥到文远在这边!郑玄甚至猜测这或许才是文远的真正目的所在!
“好吧……”被郑玄这样看着,文远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诚然,文远确实有依靠科举打广告招揽人才的打算,所以推行科举制度的计划才会提前了一些,反正既然能两者兼顾,文远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饭还是要一步一步吃,路也是一步一步走的,文远也不敢步子迈大了扯着蛋……
按照文远的打算,科举制度从创立到成熟至少要一两代人的时间!考虑到现在的实际情况,文远计划每一年七月在本郡举行一次乡试,从乡试抽选出的前三甲参加九月州府三年一次的会试!而在冬十一月,各州选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