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更何况,美国的主战航母在搭乘舰载机的数量上要远高于扶桑(美军的“中途岛”号最多可以搭乘133架飞机,而日军最大的航母“信浓”号却由于舰载机的不足只能搭载46架)。这个数量的差距也都是因为当时美军的高级生产力造成的。
另外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驱逐舰与护卫舰的数量。扶桑作为一个岛国。主要依靠其海上航运线维持其原材料进口。但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另外一些所谓的‘驱逐舰’以同盟国的标准来说也只能算护卫舰),而它的护卫舰还数量不明(根据非官方统计。数目也很小)。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而且这里面还不包括用于其东部海岸线防范德国潜艇的武装快艇以及驱逐艇。到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空前强大。实际上,到1945年,美国海军已经比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海军加起来还要强!在商船方面美国在1943年前四个半月里的商船建造量超过了扶桑7年的商船建造总和,而扶桑直到1943年在商船建造数量上都没有特别明显的增长,这大概与他们的太平洋战争将在短期内结束的错误论断所决定的战略方针有关。
太平洋战争初期扶桑在空军方面拥有一定优势,零式战斗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优于盟军同类型飞机。而且扶桑战斗机飞行员经历了大量战斗,不但训练有素、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并且士气高昂。但随着美国庞大的国家机器进入高速运转,扶桑空军的优势很快就被转换成了劣势,大量的飞机被盟军击落,而本国的生产能力却又很难及时弥补。
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扶桑,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扶桑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
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年。扶桑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扶桑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扶桑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扶桑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扶桑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扶桑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扶桑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扶桑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扶桑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扶桑大量的准军事人员。同时期的美国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几百万军队有各种各样优厚的待遇,而且他们还能给欧洲战场上的苏联带去一大笔的支援。这些都是美国有超强生产力的结果。
在二战爆发的四年时间里,美国生产出了飞机274989架,舰艇吨位633万吨商船吨位2777万吨子弹414亿发坦克84749辆,这个产量要是拿到现在来的话就是能源集团也对不过他们的,当然了那个时候的东西生产的东西比较简单。现在要达到这个生产力应该是很难的了。
“莫波特先生,我不赞成您的办法。我们在二战期间的本事我们都是清楚的,但是那些东西那个时候装配都没有那么高的技术要求的,但是现在呢?现在可不是我们想要快速生产这生产力就能提高的。”很快就有议员表示不满意了,这个东西现在就是这样的,那个时候生产十五架飞机可能都没有现在一架那么艰难的。
“尊敬的巴特先生,要是我们现在还不进入这个机制的话,我们被甩开就越来越大,不要告诉我那些生化武器了,那些东西至少要在五年以后才能成型,或许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五年上千亿美金的拨款打造出那么一只我们不能完全控制的军队好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