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能源集团> 第 1329 节 中印大海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329 节 中印大海战(1 / 6)

中国印度洋特谴舰队经过8个小时速度高达29节的行进,现在已经出了马六甲海峡最为狭窄的海域,继续向印度洋深处前进,现在中国舰队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在印度人甩开他们的潜艇之前能到达宽阔的海域,然后才有能力迎接印度人早已准备好的攻击。从卫星发回来的侦察情报上可以知道,这时候印度人还没有解决中国潜艇的威胁,正在慢悠悠的向他们对头赶来,如果担任拖延印度舰队的潜艇能完成任务的话,那么中国舰队将在距离安达曼群岛700公里,距离马来半岛120公里的海面上进入对印度舰队的最大攻击距离。但是这又有个严重的问题,此时印度舰队应该在安达曼群岛200公里的地方,完全在岸基航空兵的保护下,印度人完全可以用舰载机进行对中国舰队的攻击,而用岸基战斗机担任印度舰队的防空掩护,这就是变相的把印度人的航空战能力提高了1倍,这对已经在战机数量上不占优势的中国舰队来说是将自己落于下风,中国人会这么做吗?

当然不会了,在李从的保证下,他们根本是不需要害怕的,李从已经命令自己的两只苏30编队看紧印度的岸基飞机了,你们舰队的任务就是对付舰队,要是他们有岸基飞机出来的话,都是能源集团的事情了,开始的时候几个海军军官也是不怎么相信的,不过有大约75架飞行编队从军舰的上空飞过的时候他们终于相信了,能源集团绝对不是眼前的一个企业,他们有自己的军队,胳膊已经是很粗了,已经可以掺和到这种大国之间的较量中去了,而且都有很强的掺和能力,几乎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败了。

印度国防部命令印度舰队尽快解决掉中国潜艇的威胁,快速前进,因为从印度国防部得到的情报(主要是俄罗斯提供的卫星侦察情报,这是印度与大俄罗斯的秘密交易,印度的侦察卫星并不能及时的监视战场,所以只有求助与大俄罗斯了,但是不知道可信度有多少,另外就是监视中国舰队旗舰的无线电波的活动,以确定中国舰队的位置),中国的印度洋特谴舰队已经快要出马六甲海峡了,如国让中国人的舰队进入了广阔的海洋的话,印度人的攻击就不是那么容易成功了。但是印度人犯了个最严重的错误,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在巽他海峡的一支商船队,这只商船队比中国舰队晚2个小时从新加坡出发,主要是由大型与超大型油轮等大型轮船组成的,按计划这支商船队将经过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向中东前进的。印度人的这个错误将决定印度人的命运。

船队是李从安排出现的,世界上要说巨型油轮的编队谁的最大的话,以前可能要看中东人的,但是现在能源集团的船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要说这些有什么用处,可能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了。

一个小时后,印度特混舰队终于摆脱了中国核潜艇的纠缠,并且表示还击沉了一艘中国的核潜艇,当然可信度怎么样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反正李从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什么可笑的事情一样,好像今儿也不是愚人节的。印度国防部马上发表了这一消息,全世界马上就哗然了,因为中国舰队才到印度洋就被印度人击沉了艘核潜艇可以说是出师不利啊,但是中国zhèng 府对此保持了沉默,不反对也不承认。此时印度特混舰队发现中国舰队已经进入了印度舰载战斗机的攻击范围(主要是为了照顾lca战斗机,su33早就能对中国舰队进行攻击了,但是只有30架,数量太少,对中国舰队并无多大威胁,如果有损失的话,那还将减低印度人的攻击力量,所以印度人准备一起使用,以一次中国舰队不能抵挡的攻势来瓦解中国舰队的防御),于是马上起飞了所有的战斗机,其中30架su33,40架“阵风”主要负责护航任务,另外的40架lca与15架“鹞”式就每架带了2到4枚反舰导弹负责对中国舰队发动攻击。而印度舰队的防空任务已经由从安达曼岛上起飞的40架战斗机负责,还有40架正在飞来的途中。印度是完全在发挥他们的地理优势,想以优势兵力一举击溃中国舰队。

印度人的想法是不错的,但是到底能怎么样就难说了。

印度舰队的前进护航战斗机并没有受到中国战斗机的拦截,在觉得奇怪后,就派出了2架飞机前出侦察,而制止了后面那些正准备发动攻击的机群。当2架侦察机到达中国“舰队”上空时才发现上当了,这哪是什么中国舰队哦,全是高速的能源集团货轮与油轮(油轮也是平顶结构,如果经过良好的伪装的话,完全会被认为是航母),其实能源集团为了能吸引印度人的注意,而让知己的舰队能安全的绕过印度人的拦截是做了不少工夫的,首先是这2艘油轮就经过了全面改进,都装上了2套航母上用的新的大功率发动机,因为油轮的船型并不适合告诉航行,为了能达到30节的速度,其发动机的功率是中国大型航母的2倍,对船型也做了适当的改变,这才勉强达到了29节,而后还专门进行了伪装,而别的扮演护航舰艇的货轮也是加大了发动机功率,然后经过了精心的伪装,这才能骗过印度人的眼睛。当印度人发现上当的时候,已经晚了。

中国的印度洋特谴舰队已经以慢悠悠的速度经过了巽他海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