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在外高加索战役中失利,这让德军不败的神话破灭,也让亚美尼亚军一跃成为区域军事强国。
当然,全世界并不在意亚美尼亚军成为外高加索强国,而是忌惮亚美尼亚背后的中华帝国的强大军事实力,这令协约国为之振奋,同盟国陷入担忧之中。
德军暂时放过了亚美尼亚,因为苏联战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德军在莫斯科方向上陷入了苦战,这迫使希特勒不得不在顿河方向采取防御措施,将兵力调往莫斯科方向。同时,希特勒指示罗马尼亚军和保加利亚军继续进攻外高加索,同亚美尼亚军作战。
而原本一直对苏联作战的土耳其,亦因为亚美尼亚的参战而产生了顾及。土耳其虽然没有加入大中华共荣圈,但是跟中华帝国是有着密切的准军事同盟关系的。亚美尼亚参战,表明了背后的中华帝国的军事意图,这让土耳其不得不放弃外高加索,避免跟亚美尼亚开战。于是,土耳其成为同盟国阵营中唯一一个没有对亚美尼亚宣战的国家,而亚美尼亚也心有灵犀一般的同样没有对土耳其宣战。
没有了土耳其的策应,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跟亚美尼亚军的战斗中明显处于弱势。如果不是亚美尼亚军兵力不足,战线太长的原因,恐怕会直接打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本土了。
德军重点放在了莫斯科方向上。但苏联寒冷的冬天让德军苦不堪言,大量使用柴油的坦克和军车熄火,德军的装甲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没有了装甲战车的德军部队,在缺乏冬衣保暖的情况下。跟苏联红军进行步兵作战时,显然很吃亏。
1942年1月5日,朱可夫带领苏军发动大规模反击。此时德军进攻能力显然已经衰竭,而苏军其中最主要的攻势集中向〖中〗央集团军群。从第二天开始。苏军的攻势在莫斯科地区全面展开。
早在莫斯科危急时刻,斯大林从苏中边境地区调回了一些装备了精良的中械武器的苏军部队到莫斯科,但朱可夫一直留待反击之用。他相信苏联间谍理察佐尔格的情报,指亚美尼亚军战胜德军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装备了中械先进武器。
朱可夫投入大量援军以对抗德军的攻势,包括将中械m28a3主战坦克和新建造的T34坦克,以及山寨中华帝国的雷神17火箭炮系统的俄国版本喀秋沙火箭炮。同时,朱可夫已经为冬季战事准备好了多个滑雪特战营。
虽然德军将领都一再要求撤退,而且古德里安和赫普纳都因擅自撤退而被免职。可是希特勒却认为万万不可以退却,否则就会重蹈拿破仑的覆辙。
这一次,希特勒的决定是对的,因为他的固执,才使他不曾跳入法俄战争这个深渊。毫无疑问的是,因为他不肯撤出苏联,不肯放弃斯莫棱斯克以东的地区,才使他的大军避免了一个比1812年还更可怕的浩劫。
希特勒的计划与拿破伦不同。不是全线撤退而是向后方〖运〗动,将原前进的补给线都变成了抵抗据点,这样避免了被苏军一路猛打的情况发生。
1942年1月7日,苏军重夺了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宁,西部战略方向的反攻乃告完成。精疲力竭的德军已经撤退到100至250公里外。德军38个师。内15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遭重创。进攻莫斯科的突击集团被击溃,使德军惊慌失措,希特勒要求死守每一个居民地,一步也不后退,直到最后一兵一卒。
1月8日,希特勒不得不签署了在苏德战场全线包括莫斯科方向转入防御的训令。但在第二天,苏军便收复了罗加切沃,伊斯特拉和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等地区。希特勒的训令丝毫没起作用,德军主力持续性的大撤退。当苏军解放了图拉后,气得希特勒立即免去了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的职务,自己亲自兼任陆军总司令。他发布命令说:“每一个人应站在其现在位置上打回去。当后方没有既设阵地时,绝对不许后退”。
苏军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实施了进攻战役进攻维亚济马。由于缺乏实施大规模进攻行动的经验以及缺少快速兵团,因而未能全部完成所赋予的围歼“〖中〗央”集团军群基本兵力的任务。
2月初,来自西欧的德军增援部队(12个师又2个旅)和〖中〗央集团军群北翼部队,分别实施反突击。
由于苏军持续进行战略防御,大批苏军战斗经营都擅长打防御战,突然间进行大规模反攻德军,使得苏军经验不足,加上各部队过于分散,缺乏机动性进攻能力,致使后退当中的德军突然采取反突击作战,再次重创苏军。
为了避免再被德军反突击成功,避免莫斯科战场的态势恶化。4月2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西方向部队转入防御、撤回外线作战部队。
德军见苏军不再反攻,于是亦放弃进攻,就地部署防御,莫斯科会战就此结束。苏联付出了伤亡和被俘共计90多万人,坦克9800辆,火炮1.2万门的惨重代价,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经过莫斯科会战,德军一口气吞并苏联的野心告吹。在冬季战局中,德军35名高级将领,其中包括布劳希奇元帅、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