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霁的设想中,宗门戒律的执守是维系传承的最后一关,一个修行门派传承式微,往往就是从执戒不严、执戒不力开始。
修行戒律的本质是利己警我,世人自洪荒蒙昧中脱出,立身处世间万象纷呈,为保存续而知利害趋避,戒律法度与焉而生。立戒目的不在于犯戒之后的惩罚,而在于受戒者利我利人,以避免人我相伤。
犯戒之后的惩罚,实质是维护受戒之人利己本质,盖因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戒律亦非一人之戒律,犯戒受惩乃视众生如视我,众生有利而我得利,这也是为何戒律与修行道法一并延续至今,此二者不可分割。
而仅有戒律,却无执守戒律、犯戒施惩的能力,戒律本身也等同一纸空文。所以在绝大多数修行门派中,执掌戒律的若非掌门本人,也是门中地位与修为境界极高者,并且能够贯彻戒律精髓内涵。
云霁在炼制苍雷锏的过程中,将仙壶一脉、飞云门与齐德仲三家戒律化作元神心印,与法器真灵融为一体。未来凡持有苍雷锏者,将受三家戒律之自我拷问,御器之时便是执戒掌律,若执戒者起一丝犯戒姑怠之心,苍雷锏自会反噬其人,如果试图抹去元神心印,苍雷锏将自行毁器爆散。
苍雷锏将作为未来宗门执掌戒律之人的信物,一代代传承下去,传承法器的过程也是传承执戒掌律之心,若无此心而妄求法器物用者,哪怕元神之中有一丝游移推托,苍雷锏亦会当头落下,打灭其人。
由此也延伸出一点,想要继承苍雷锏执掌宗门戒律,无真心全形的修为境界,根本不可能做到,即便门外之人偶得苍雷锏,不能有如今云霁执掌戒律之心,照样无法尽数发挥苍雷锏的妙用。
至于苍雷锏本身的妙用,最大程度便是发动苍雷亟灭形神之威,法器威力可以伴随岁月慢慢祭炼,无所谓上限极致,只要用之合乎执掌戒律之心,施展起来足可打灭一切犯戒之徒。
也是因为如此妙用,苍雷锏只能打得授本门道法与戒律的弟子,对于门外之人而言,苍雷锏只是一件引动风雷的上品法器,真以法器玄妙论,齐德仲一脉不缺此等。
也难怪云霁说他门下弟子见到苍雷锏如见本人,苍雷锏已经成为云霁执掌戒律意志的显化,后世传人若有幸继承苍雷锏,也将得到云霁此生修行全部知见经,体悟到前人究竟是以怎样的心念觉证炼制此器。
炼成苍雷锏后,云霁便召集门人弟子,也包括云霄的弟子和部分飞云门人,重申戒律一番,然后率领门人弟子离开仙壶洞天,十余人乘风破浪、飞渡东海,直奔碧亭山而去。
这些人全部都有真心全形修为,而且都完成了齐德仲所设考验,道法玄功之根基,即便在其他修行门派中也颇为不俗。
如今仙壶洞天中的修行人,已经相当于传世经久的名门大派,齐德仲、侯亚夫、德源这些算是宗门尊长,如红尘酒、九鸣真人、王启年等,则是结缘同修、客卿护法,以云霄、云霁为首的云字辈弟子是宗门砥柱、各有司职,再往下怀字辈的弟子便是晚辈门人了,还需慢慢调教点拨。
……
当年仙壶一脉的传承中,除了《碧波渡海诀》外,便是以法阵禁制、术数玄理为首要。毕竟仙壶洞天深处汪洋大海,俯仰海天苍茫,看似辽阔无垠,但汪洋大海中不乏凶险多变,不通晓洋流阴阳流转交替之理,修为再高也有葬身浪涛之险。
云霁遍阅仙壶一脉的法阵图谱,让众门人弟子演练一番,结合前人心得,创出**云海阵。此阵变化繁多,有云、雨、风、霜、雾、雹、雷等诸般变化,可困可阻、可散可聚,能够引动天象风云变化,既可兴风作浪、也能行云布雨。阵中之人神气法力、元神识念互通,一念运动则众人知晓阵式变化。少至二三人合力布阵,多达数十人结成弥天巨阵亦无不可。
众人渡海法舟在法阵之力催动下,化作一片风云,好似海外仙人乘云驾雾而来,渡海飞越速度奇快,转眼间便见海陆交接,碧亭山就在眼前。
然而尚未抵达,众人皆有感应,碧亭山中似乎有刀兵气息,云霁一位名唤怀明的弟子行礼道:“师尊,碧亭山中有杀伐声息,我们要直接过去么?”
云霁眉头微蹙,摆手道:“直接过去,不用掩藏声息,为师倒是想看看,是哪路人马这般猖狂。”
风云急趋碧亭山上,只见当年激战过后颓败坍塌的飞云门宫观道场,已经被匪寇盗贼所占据,而此时有百余人自山下杀上,皆是有武功在身。
为首之人一身宝蓝锦缎、玉佩悬腰,手握利剑、身法如风,俊朗如玉的面容上尽是自信潇洒,只在匪寇群中来去几趟,利剑锋芒只闪动几瞬,血花飞舞空中,却不曾沾染侠客英武之姿。
“开枪!都他娘的给我打!”远处匪首大喝,零落枪声自匪寇群中响起。
“众人各寻掩护!”蓝衣侠客高声传喝,身形却已消失原地,只余一抹蓝影在匪寇的眼角余光掠过,随后又是寒芒加身,命丧黄泉。
匪寇们纵然持有火枪,但是肉眼所见根本无法捉摸蓝衣侠客的方向,稍有迟疑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