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以为,陛下是想让在下传授泰西的科学技术。”方才孙元化和王徵领取的任务是研究火器,而宋应星则负责研究农作物,再联想到自己来到大明之后也都一直是依靠泰西的科学技术和士大夫们建立联系,所以汤若望如此猜测道。
“汤先生所言极是,我华夏自古以来都讲究兼容并包。”闭关锁国认为自己无物不有那是满清才开始的事情,从唐宋再到大明,华夏的精英们对外国传来的学识都是极其感兴趣的,昔日王玄策在平定天竺之后就带回来了制糖技术,黄道婆也从黎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纺织技术,这些技术也在中原发扬光大,而眼下大名的科学技术已经开始渐渐落后于西方,所以李悠也不介意向这些传教士们进行学习,“昔年徐光启徐学士就曾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一起翻译了西方的经典著作《几何原本》,所以我希望汤先生能够继承利玛窦先生的事业,组织起大明境内的传教士,将西方的科学著作都翻译过来。”
李悠掌握的科学知识在某些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的限制,但要让他重现编写各种教材,这恐怕有点不现实,所以他将希望寄托到了这些泰西的传教士身上,当然这件事也不可能全部交给他们去做,“朕会让徐光启先生主持此事,汤先生你率领大明境内的传教士协助徐先生开展这项工作,不知汤先生可否愿意?”
徐光启在利玛窦的影响下已经皈依了天主教,所以汤若望对这个人选十分满意,他也认为自己能够和徐光启进行很好的配合,但是他之所以远渡重洋来到大明,为得可不是传播科学知识,所以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问了李悠另外一个问题,“尊贵的陛下,请问您只允许翻译科学著作么?还是其他的也可以翻译,比如一些关于教义的文章?”传播信仰才是汤若望最根本的愿望,所以他宁愿冒着触怒李悠的风险也要问一句。
“如果你们翻译的文章能够让朕满意,并且遵守大明的法律行事,那么朕不仅可以允许你们翻译这类文章,还会为你们在京城修建一所教堂,允许你们在某些特定区域进行传教。”为了获得这些知识,李悠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
“多谢陛下,在下非常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复,激动不已的汤若望立刻答应了下来,“在下这就去召集大明境内所有通晓科学知识的传教士来到京城从事这项伟大的事业,如果不够的话在下还可以向澳门、向南洋、乃至向泰西求助,请求他们派来更多符合要求的传教士从事这项工作。”
“嗯,另外朕还需要你召集善于造船的工匠,来帮助大明建造新的战船。”到了这个时候,单单依靠宝船和郑成功的那些战舰图纸似乎已经是不够用了,所以李悠再次想到了从泰西诸国那里寻找更加先进的战舰。
大明的海防不能一直依靠郑芝龙,大明终究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海军,而要建立海军就必须有船,可以想象的是这必将是一个漫长的工作,因为奖励海军可比编练一支星星的陆军困难多了,十五年的时间恐怕也只够李悠种下一颗种子。
“此事在下尽力去办。”如今战舰的建造毫无以为是各个国家都严格控制的秘密,但是为了能够将上帝的荣光传播到东方,汤若望愿意冒险。
“嗯,既如此,你先下去吧,稍后朕的任命就会正式下达。”汤若望也解决了,那么今天前来拜见的人就只剩下郑芝凤一个了,李悠下达命令,等候多时的郑芝凤在曹化淳的带领下近到书房之内,连忙跪地叩拜山呼万岁。
“起来吧。”此人倒是和之前那几位文质彬彬的文人不同,皮肤黝黑眼神中透出一丝残忍和桀骜,但是郑芝凤身上这点桀骜之前在李悠面前简直不值一提,他稍微露出一点气势就将郑芝凤压得抬不起头来,他现在才意识到自己面前这位皇帝陛下可是刚刚斩杀了三万多凶残的建奴,论起杀戮的本事来,比他们不知道高到那里去了。
“郑芝凤,郑芝龙为何不来?”对付这些粗人无需这般客气,李悠开门见山的问道。
“接到陛下的旨意之后,家兄感动的无以复加,只恨不得立刻就动身北上前来京城拜见,可惜不巧的是家兄染上了时疫,实在是动不了身,家兄害怕耽误陛下的大事,于是派遣草民先行前来京城。”郑芝凤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借口说道。
这好歹也是个说得过去的借口,李悠也不想继续纠缠,于是直接问道,“那么你们郑家兄弟可愿给朕办事?”
“此乃草民等的荣幸,陛下但有旨意,我兄弟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受李悠气势所慑,郑芝凤不敢有丝毫拒绝,当然现在答应和将来要不要照着做却是两回事。
“朕要你们办两件事,第一件,朕知道你们郑家如今几乎垄断了大明对海外的贸易,所以朕打算给你们供货。”如今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乃是丝绸、茶叶、瓷器等物,而在南京又南京织造太监,在茶叶和瓷器上同样有内侍插手,使出这般手段第一可以从海贸之中分得一些利益,用来扩充自己的内库,其二是为了从江南士绅手中夺走利益,逐渐削弱他们的实力。
“额,不知道陛下能提供多少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