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道之祸不在南蛮,而在世家豪门。”大胜之后江随云却没有多于高兴,反而向李悠劝谏道,“若是再不限制世家豪门,恐怕不就是后太尉大人又要率军南下了,只是那时候大军要面对的不是南蛮而是岭南道的饥民。”
哎,怪不得你当官这么久还没有升入中枢,就这样的性格那个上官会喜欢?大胜之后不想着如何恭维上官,而是过来泼冷水,放到谁身上都不会高兴啊。就连李悠听到这话也有些郁闷,不过好在念着江随云终究是为了朝廷着想,方才没有过于在意,而是点头说道,“此事我早已知晓,如若不然也不会带着这么多兵马南下了。”
以南蛮的战斗力,其实根本不用李悠出马,让秦士信带着一万河东军南下足以应付,但李悠却亲自率领两万大军,一来是因为岭南道新附,官民百姓对朝廷多有疑虑,这两万大军足以展示朝廷的威仪,让他们收起不该有的心思;二来李悠也是为了练兵,校场之上操练的再好也不如沙场血战来的有效;这三么就是想要对付那些世家豪门了,说实话这些人手中的家丁护院可比南蛮大军更难对付,更何况自从朝廷颁布诏令以来,岭南道也兴起了办团练的热潮,这些世家豪门手中或多或少都办了一些,对付起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太尉大人早有准备便好。”江随云闻言轻松不少,“这几年来多有些妖僧妖道四处传教迷惑百姓,岭南道百姓贫苦,多有皈依入教之辈,从下官多方打探到的消息来看,这些僧道和太尉大人在云州所剿灭的混元教颇有相似之处,传教是假,阴谋起事是真,岭南道表面上看还算平静,可暗底下却是危机四伏,再加上世家豪门借着南蛮入侵的机会盘剥百姓,活不下去的百姓越来越多,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局势就会立刻糜烂。下官心忧此事已久,直到太尉大人到来方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这也是李悠所率领的兵马威武,又肯切实革除岭南道弊政的原因,要是来的是其他官员,说不定江随云会更加担心。
在听闻乌里骨大败的消息后,其他几路南蛮这才明白如今遇到的这支大魏军队和他们之前所见大有不同,既然连乌里骨这样强大的部落都败了,那么他们也不敢继续停在岭南道境内,慌忙收拾东西准备撤回山林之中。
他们来得时候容易,想走可就没这么简单了,李悠将兵马分作两拨,由周伯符和秦士信分别率领,分两路出发迎战不同的部落,自己则带着中军居中指挥,这俩人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直接将南蛮杀得七零八落,能够安全逃出岭南道的十不存一,想必经此一战之后未来十年内他们都不敢再轻易触怒大魏了。
就此,在李悠进入岭南道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困扰了岭南百姓大半年的南蛮之乱就此平息,但李悠却没有立刻率军返回嘉州,他在岭南道的任务这才刚开始呢。
“史先生,此次平息南蛮先生实有大功。”在距离邕州不远的宜州,也就是李悠大军的指挥中心所在,李悠开始为接下来的事情做着安排,“本官现在已经将你的功绩奏明朝廷,并建议册封你为江观察使的副手,你现在就帮本官跑一趟,将这封奏折送到嘉州,顺便领回你的高告身文书及令慈的封赏吧。”
邕州史家勾结南蛮入寇,李悠当然不会装作看不到,而且史家在岭南道也是数得着的世家豪门,那他们开刀能狠狠地杀一杀其余各家的锐气;但是考虑到史弘直乃是史家子弟,为了他以后的名声着想,李悠觉得还是暂且不要让他直接参与到对付史家的计划之中,这也算是他对下属的关切和体贴,毕竟大义灭亲的名号传出去可是不怎么好听。
史弘直闻言不禁愣了下,他当然知道李悠接下来要对付史家,他本想着这件事离不开自己,没想到李悠却要把他派到嘉州去,稍一琢磨他就明白了李悠的用意,因此对李悠越发的感激了,“下官多谢太尉大人厚爱,只是下官恕难从命。”
史弘直如今已经被李悠册封了官身,所以也改了称呼,他不等李悠劝说就连忙解释道,“太尉大人的心意下官深为感激,只是既然下官如今已经是朝廷的官员了,那么行事皆应以朝廷为重,现在朝廷要惩治勾结外寇的史家,试问大人帐下可还有比下官更清楚史家要害的人手?”
“本官也是担心你名声受损,史先生才华出众,未来不可限量,将来若是因为此事而耽误了前途,本官也会心有不安的。”李悠说道。
“正是为了史家的同族着想,下官才更要留下。”史弘直坚定的说道,“以下官对族中耆老的了解,他们是断然不会甘心束手就擒的,定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抵挡大人的进攻,说不定到时候再邕州城下又会有一番血战;他们如今反抗的越激烈,日后朝廷的惩罚就会越重;若是下官留在岭南,从中斡旋一二,说不定还能劝说一些史家族人和史道直等人撇开关系,也好为史家多保存几分骨血,朝廷大军也能少遭受一些损失。”
史弘直看得极其清楚,就算没与他的帮忙史家人也逃不过这一场劫难,所以他干脆自己冲到最前面,希望用自己在史家的关系削弱史道直的实力,多拉一些人出来投奔李悠,这样邕州史家或许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