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年方八岁的赵昺还没办法意识到现在是什么时候,他依旧按照之前的习惯跟随礼部侍郎邓光荐背诵着《三字经》,邓光荐依旧保持着镇定自若的姿态,但旗舰上的其他人就没这么淡定了,杨太后屡屡看向陆秀夫欲言又止,诸位大臣焦急的远眺着前军接战的方向。
“君实相公,张枢密似乎要顶不住了,我等宜早作打算啊。”一名文官见有一所元军战舰撞在了宋军大船上,着急地连忙凑到陆秀夫身边说道。
“的确已经到时候了。”局势如此不利,陆秀夫竟然露出了一丝微笑,在赵昺稚嫩的读书声中,陆秀夫招手唤过一名看起来颇为机灵的水手,从怀中掏出一面红色的旗帜递给他,“去将这面旗子升到桅杆顶上。”
水手随即将红旗塞到怀里,给双手唾了口唾沫来到桅杆下方犹如灵猴一般麻利的攀爬上去,不多时已经到了桅杆顶端。
赵昺好奇的瞅了过来,却被面容严肃地邓光荐厉声喝止,“陛下,读书之时切忌三心二意,方才念到那里了?”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赵昺闻言连忙回过头来,稍一思索就接着背诵了下去。
可惜了啊,邓光荐心中暗叹,此子向来聪慧,若是假以时日未尝不能成为光武帝那般中兴之帝,只是如今看来元军确实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了。
鲜红的旗帜在桅杆顶端迎风飘扬,除了邓光荐和赵昺之外,旗舰上的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桅杆顶端,左丞相此时悬起红旗是何用意?莫非此战还有转机不成?可是等了许久也没发现战局有任何变化,围上来的元军船只越来越多,前方厮杀的宋军似乎已经有些支持不住了。
“君实相公,实在是不能再等了,您还是赶紧带着陛下和太后撤走吧!”忠于大宋的臣子们越来越着急了,往日陆丞相做事还算稳妥,怎么今日却是这副模样?
“为何要走?诸军且随我同观元军是如何被歼灭的。”陆秀夫此时却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迈着大步登上高台,远远地眺望着张弘范帅旗所在。
陆丞相今日莫不是失疯了?众位大臣左右相顾,就连邓光荐都有些按捺不住了,他正要放下书本前去劝说,却忽然听到轰隆一声巨响,震得两耳嗡嗡做鸣。
“霹雳弹?”有人将这声响当成了曾在靖康之战中发挥了作用的霹雳弹,可是放眼看去却不见那艘宋军的船只上还有完好的投石机。
“轰隆,轰隆。”巨大的爆炸声接二连三的响起,海面上弥漫着阵阵白烟,终于有人发现了爆炸声的方向,一名官员急速奔到船边,遥指着元军后方大声喊道,“快看哪,元军后方有船队来了!”
“他们正在攻打张弘范的船队!”又一名官员喜出望外,没想到身临绝境之时却来了援军,这几乎让他喜极而泣。
“陛下,今日的课程就到此处,陛下还是回去稍事歇息吧。”邓光荐也没了方才八风吹不动的从容,手忙脚乱的收拾东西,也跟随众多官员到了船舷边,远远地眺望着元军背后。
“你等带陛下下去歇息。”太后没有丝毫责怪邓光荐的失礼,命令亲近的太监宫女将小皇帝送回去,自己则和杨亮节一起从窗户里偷偷打量着远方,莫非真是天不绝我大宋?
“这一定是陈相公从占城借来了强兵。”有人将功劳安在了赖在占城不肯回国的陈宜中头上,当然也无怪乎他这么想,到了这个时候除了陈宜中这边,他们也实在想不出那里还能凑到这么大规模的援兵了。
咔嚓一声,一艘元军大船的桅杆从中折断,砸到了甲板之上,带走了数名元军士兵的性命,这一波突如其来的打击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他们这几日在崖山外海四处巡察,哪怕是一艘小船都没有发现,现在这些人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大将军,不知道从那里突然冒出来了这么多船,如今已经将我等团团围住,事不宜迟,乘现在还有机会,赶紧突围吧。”副帅李恒匆匆赶到张弘范船上,着急地喊道。
张弘范身边他的弟弟张宏正和儿子张珪虽然强作镇定,可眉头却是紧紧地皱了起来,若是放在陆地上,他们或许还不会担心宋军的包围,可现在他们确实在海上,海战可不是他们这些人所擅长的,本来以为这次不过是打落水狗,谁曾料到眼看就要大获全胜了却遭遇到如此让人意外的形势。
“看来今日想要拿下宋帝却是不可行了。”张弘范遗憾地看着前方的宋军大营,突然出现的与并让他们本来已经低落到极点的士气重新高涨,方才跳到宋军船上的元军竟然被张世杰他们杀了回来。
“事不宜迟,传令各军立刻往潮州的方向突围。”既然已经无法获胜,那么就赶紧走吧,张弘范也是果断之人立刻下达了命令。
只可惜船只却不如马匹那般容易掉头,无论元军的船只如何逃窜,总是无法逃脱这支神秘船队的纠缠,战不多时,对方似乎发现了张弘范的旗舰所在,无数的铁弹丸猛地向这艘船袭来,不一会儿的功夫,这艘大船就失去了动力,只能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