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圣手狂医> 第六百一十二章 医易同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十二章 医易同源(1 / 2)

“胃关煎这个方子是用来脾肾虚寒导致的泄泻的,有的人闹肚子,就是一见凉就闹,早晨吹到冷气,喝了凉啤酒等时候一定会泻,胃关煎是治疗这个的,方子组成是:熟地、炒山药、炒白扁豆、炙甘草、焦干姜、吴茱萸、白术……”

“方子里面的第一味药是熟地,我很奇怪,这不是补命门的吗?命门是肾阳啊,怎么出来一个补肾阴的药物呢?”澹台红菱道,“中医好难懂。”

“学中医,最好精通《易经》,中医里面有句话,叫‘医易同源’,这个观点就是张景岳明确提出来的,其他人说的都含含糊糊的,张景岳小时候的国学功底厚,他深知阴阳互根的理论。

华夏古代哲学认为,阴阳是互相转化的,是互根的,一个方面的生发,是以另一个方面的发展为基础的,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系统观,它很恰当地解释了矛盾对立双方的依存关系。

所以在中医里,认为阳气不足,也会导致阴气不足,而阴气不足,也会导致阳气的不足。换成现在的话说就是,物质基础的不足,也一定会导致功能的不足,好比油灯里的油少了,那么火苗燃烧的时间也一定地少。

熟地可以入脾经,滋养脾阴,所以是一味兼顾脾肾的药物,在这里,熟地可以补足脾肾之阴,使得阳气的生发有了物质基础。

干姜是味辛热的药物,可以温中散寒,起到止泻的作用,炒焦后尤其可以起到收敛的作用;吴茱萸温中下气,方子里只用五、七分,非常的少,但是可以起到暖肝经的作用,因为中医认为泻是和肝经有关的。

白术、山药和白扁豆都是补脾的,以前讲过了,对于脾不足的人,这些药非常的好,很平和,可以自己磨粉,熬成糊喝;方子里的炙甘草是坐镇中州的,起到补脾胃的作用。

总的看来,这个方子有补脾胃的,有温中的,但是最高明的用法就是使用了熟地,起到了从阴转阳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

秦浩一边给她放着毒素,用她的血液包裹着毒素,滴到盆里。

“我现在被你放了这些多血,是不是要服用右归丸?”澹台红菱道。

秦浩点了点头。

“但是这里面这么多药材,你能分别给我说说么,为什么要用这么呢……”澹台红菱感觉到自己的眼皮在打架,她盯着秦浩,害怕自己一闭眼,就再也见不到这个思念了十几年的人。

“右归丸是《景岳全书》里的新方八阵中补阵里的方子,主治‘元阳不足,或先天禀衰,或劳伤过度,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膨胀,或翻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泄痢频作,或小水自遗,虚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节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

总之,真阳不足者,必神疲气怯,或心跳不宁,或四体不收,或眼见邪崇,或阳衰无子等证,俱速宜益火之原,以培右肾之元阳,而神气自强矣,此方主之。’

至于它的组成是:熟地、炒山药、炒山萸肉、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刘仲、当归、肉桂、制附子。

这个方子是根据金匮肾气丸打的底,张景岳觉得金匮肾气丸里有泻的成份,但是有的患者肾阳非常的虚,根本就不用泻,所以他就把金匮肾气丸里面的茯苓、泽泻、丹皮三味泻的药给去掉了,他认为这样补的力量就专一了,然后又给加上了些补的药物。”秦浩对答如流。

他那恐怖的阅读量,很少有他不知道的中医书籍。

澹台红菱脸色煞白,闷哼了亿声,道:“你继续说,不要让我睡,我不想睡……”

“其中加了枸杞子,这枸杞子是一味药性甘平的药,我们在药店,超市可以经常看到,红红的,嚼起来甜甜的,很好吃,以宁夏产的为好,这味药的叶子也可以用,春天采的枸杞叶叫天精草,夏天采的枸杞花叫长生草,秋天采的果实叫枸杞子,冬天挖的根皮叫地骨皮,其中地骨皮比较常用,是退骨蒸潮热的,枸杞子可以滋养肾精,它补的是肾精,是属于补阴的药物,但是这味药阴中含阳,同时可以微补肾阳,因此过去说“离家千里,不食枸杞”。

意思是肾阳补足了,该想老婆了。因为枸杞子同时可以入肝经,因此对肝肾不足造成的眼睛不好很有疗效,有的人眼睛干,见风就流泪,尤其是老人,服用含有枸杞的杞菊地黄丸就很有好处。

至于鹿角胶,这味药是用梅花鹿的鹿角,在每年的冬天,熬制而成的胶,我们国家的东北为主产区,过去京城一些老字号如鹤年堂等都在南苑那里有自己的鹿场,就是为了自己控制质量,这梅花鹿的一身都是宝贝,梅花鹿在刚长出角的时候,角还没有骨化,那叫鹿茸,一般在清明的时候锯,那叫“头茬茸”,秋天锯叫“二茬茸”。

鹿茸锯的时候,是把它赶到一个特制的小木头屋子里,动弹不得,然后再锯,锯下来后,鹿茸要烫好多次,把里面的血烫出来,然后再烤干,这些都是手艺,一般人掌握不好,这个茸就废了。

记得当年鹤年堂的九十多岁的刘老掌柜跟我说,如果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