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东等了一会,刘燕妮就走了过来,笑着说道:“唐先生,我已经打了电话,我同学已经同意了,我们快过去吧。”
“刘燕妮小姐,你以后叫我阿东吧。”唐东认真的说道。
“那你以后也叫我燕妮吧。”刘燕妮也看着唐东。
唐东摸了摸鼻子,这个时候的香港的女孩还是很开放,更加不用说香港娱乐圈了,后世有为知名女星还来个高尔夫事件。唐东还想,是不是自己有钱了也要来一个高尔夫事件?
唐东与刘燕妮坐上计程车,前往东方日报的路上,唐东基本已经将刘燕妮的老底套问了出来。刘燕妮是香港本地人,家里有三姐妹,老豆在一家地产公司做高管,2个妹妹还在上学。而刘燕妮的母亲在家做家务,并不工作。刘燕妮标准的中层阶级,在后世也是一个小康生活之家。
在唐东与刘燕妮说说笑笑之间,计程车很快就来到了东方日报。七十年代是香港报纸最繁荣的时期,巴掌大的香港半岛,竟然同时拥有近70家报纸。经过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香港报纸到1982年只剩下55家,1997年只剩下38家。按照此时香港的人口与报纸总发行量来计算,差不多每两个半香港人就会购买一份报纸,这个数据在亚洲仅次于日本。
在香港,就《明报》、《东方ri报》和《星岛ri报》这三家报纸的销量最大,你追我赶的轮流坐庄“报纸销量冠军”,每期的销量都有十万份出头。不过明报还是力压其他报纸,如今香港卖得最好的小说,就是倪框和温瑞安。这两人的作品,一个在《明报》上发表,一个在《明报晚报》上发表。来到东方日报,唐东心里就有腹稿。
来的时候唐东已经打谈清楚了,东方日报如今发行报纸并没有好的小说在东方日报刊登,反应平平的东方日报自然需要一部好的小说提高其发行量。其实现在在东方日本刊登的正是倪匡的另一部小说,并不是倪匡成名大作卫斯理小说。其实也反应了倪匡在香港如此吃香,倪匡最吃香的时候,最高在几十家报纸发表文章。那些报纸都是争先恐后的发表,甚至有些报纸守在倪匡的家里,求着倪匡在自家报纸发行文章。你就知道在香港,文人是多么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