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凰涅天下(GL)> 409风向所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09风向所倾(2 / 3)

到了战国时期,国鄙之分已然趋于消失。城乡居民可以自由交流,人民可以自由择业,国野开始争民。

《孟子﹒万章篇》对此有记载: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这样,城乡从严格对立转变为融合一体。虽然如此,周朝城郡作为行政中枢的政治性并未消失,在以后的两千多年,这些城郡始终是省级或地方级行政官署的所在地及治所。

赵冈先生根据各种史料进行归纳,得到战国时期的城市和数量如下: (1)大型城市15座: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以上。总面积204.3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12 000人/平方公里,故总人口为232万人; (2)中型城市20座:面积在2到6平方公里之间,平均面积3.2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12 000人,总人口为77万人; (3)小型城市400座:面积在2平方公里以下,人口达到2000人以上的城市。每城平均5000人,则总人口估计为200万人。 从而可知此时城市人口达509万人。

而根据赵文林先生在《中国人口史》一书中推测的结论,战国时期中国总人口在3200万人左右,从而计算可得此时的城市化率为15.9%。

3、为什么这么早、这么高?

公元前300年,高达15.9%的城市化率,这是在其它任何国家都没有出现过的景象。为什么会这样?

一般而论,城市化水平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的推动:(1)政治因素;(2)军事因素;(3)交通因素;(4)商业因素。所有的城市在起源时都是以一种因素为主导,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次级行业,从而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这是一般的城市化理论都会提及的内容,本文就不再做更多讨论。

但是城市化的发展同时还存在着制约因素,这是中国的城市研究者们常常忽略的内容。制约因素具体包括两点。

(1)农业生产力:在无法大量进口粮食的时代,城市中非农业人口要靠农业部门的余粮率来供养,余粮率决定了全国能有多大比例的非农业人口,也决定了城市规模能扩展到多大,而在一个运输成本不致高得离谱的余粮供应圈取得粮食。

(2)城乡人口流动的自由度:如果农村人口受到制度性的限制,无法随意迁居城市,则即令有强大的城市化推动力,城市也无法快速成长。 在战国时代,中国的高城市化率主要得益两方面因素,一是政治、军事、商业和交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与扩张,二是农业生产力高、城乡人口流动具有高度自由度,因而几乎没有制约城市化发展的因素。

这两方面因素之叠加便形成了15.9%这一结果。

在战国之后直至南宋的1500年时间里,历朝基本上都同时拥有这两个方面的促进因素,正是因为这个根本原因,南宋才可能达到22%的城市化水平,而成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翘楚时期,好看的小说:。

与之相反,中国在12世纪以后的城市化进程走向停滞。这并非因为前一方面推动因素的缺失,而是因为后一方面制约因素开始逐渐起到制约作用。

4、最后的辉煌:临安的郊区化

在继承了战国以来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诸多原因的基础上,宋代朝廷采取了进一步的开明举措,在县治以下允许设市,于是出现了许多小型的商业市镇,曾经的不定期集市也转化为了常设的市。同时,由于宋朝的军权向中央集中,驻军的“镇”逐渐转变为地方上的商业市镇。这些因素促成了有宋一代城市化水平的大发展。

随着靖康之变之后宋室南迁,大批北方居民随之迁往江南,这其中有相当的比例定居在;行在临安附近。这样临安城的城市化就成为我们研究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了。

首要的一个问题是,临安到底有多少人?

这里直接引用赵冈先生分析后得出的主要结论:南宋大临安的高峰人口是250万,城内占地45平方公里,有100万居民,城外郊区占地180平方公里,有150万居民,折合成户数,城厢合计约有45万户,占南宋嘉定十六年总户数1267万户的3.55%。

南宋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为: (1)首都临安:3.55% (2)市镇(500户以上者,约合2500人以上):2.76% (3)其他大、中、小城市:15.74% 。Total:22.05%

12世纪的临安占据全国总人口的3.55%,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2009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大约为1950万,假设全国人口为13.6亿,则北京市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也只不过为1.43%而已。

由于临安城人口太多,甚至西湖“湖上屋宇连接,不减城中”,受着城市发展规律的规制,向郊区扩展就成为临安城发展的不二选择。

很多记载都说,临安郊区的人口很快就超过了城中的人口。临安地势是南北狭长,东西两侧为水所限,西边有西湖,东边是钱塘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