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胡寅想到这,不由悚然一惊,“父亲,莫非是丁相公……”
胡安国一震,负手踱了好几步,缓缓摇头:“丁相公要倡王学,应不会选此敏感关头。”贡案判重了,对这位宰相大人又有何益处?费解啊费解!
父子俩讨论一阵仍无结果,胡安国道:“无论如何,在贡案未断之前,我等且静观不变,切勿陷入报端争论,以免落人算计。……这事得知会龟山先生……”他踱到书案后坐下。
胡寅立即铺开纸,研墨。胡安国提笔书了一道信函,唤来家人,吩咐连夜投给“天下通”,送到镛州龟山先生处。
家人应喏退出。胡寅听书房外脚步声远后,问道:“父亲,贡案明日复审,依您看,陈少阳胜算如何?”
“……难说!”
胡安国捋须思忖一阵,叹道:“这案子……明日,怕是难有结果。”
胡寅拢眉不解。
胡安国却不再多言。
*********
五月初一,天气酷热。
大理寺公堂上控辩双方针锋相对,鸣蝉声里,堂下众人燥热难当,却人人翘首不舍离去。
初,监法御史请出一个有力证人——礼部贴文告的小吏——证实当日斗殴起因于儒举和商举的口角对骂。这一番作证顿时将案情陷入不利于举子的局面。洪皓神情冷峻,道:“由证人之言可知,此案非一般过节,实乃文举、商举积怨所致……”
这推论自是实情,堂下众人暗呼不妙。幸得陈少阳连番妙语诘问证人,将事件咬定在偶发而非预谋……堂上控辩双方各出机锋,一时呈胶着之态。
最终,大理寺卿宣告“休堂”。
在焦虑的等待中,这半刻时间却如漫漫一日。
终于,在衙役的宏亮吼声里,三位审官再度出堂。
急不可耐的众人觑眼望去,国师却依然容色清淡,难辨端的。
“啪!”惊堂木响,摄回众人心神。
大理寺卿道:“本案今日暂审到此,三日后控辩双方作结案陈词,公堂宣判!”
众人大失所望。
当晚,酒楼茶肆又是一番热闹猜测不提。甚至有人在暗地出盘口,赌三日后的贡案结果。
胡寅旬休三日,仍在家中,对父亲明断极为佩服。胡安国却无得色,又书了两信,着家人递给范元长、朱子发二位大人。
户部虞部员外郎范冲在京师居的是朝廷公房,正约了至友朱震屋中聚酒。胡府小厮赶巧,不用跑二趟。两人遣走小厮,拆开信来,却是同样内容。范冲观信中“忍”字良久,终于长叹一声,将案上刚成的一篇斥文揉捏成团,丢入篓中,“诚如康侯所言,暂忍一时,三日后再论不迟!”
京中热潮不止。有庄家甚至暗地里开盘口,赌贡案的判案结果,竟有不少人入局下注。压公诉方和压被告方的几成五五之比,让人对案子的结局更是揣测莫定。
羁押在临安府牢的举子们如热锅上的蚂蚁,坐卧难安!
今年的开夏特别热。一间牢房同时关了二三十人,汗味臭味混在一起,又没一丝风,憋闷难出,让人熏熏欲呕。又有臭虫老鼠出入,赶之不绝。白天尚好,夜间休息更是辛苦,通铺几十人挤着发汗,硬板床咯得骨头酸痛,又有蚊子嗡嗡不止,一咬一大包,让这帮子弟着实体验了把什么叫“牢狱之苦”!
方技杂类的举子平素过得日子粗简,倒还受得住,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和享受惯了的豪富子弟可就禁不起了,这大半月的牢坐下来,一个个熬得面黄肌瘦、有气无力。
幸亏临安府在牢食上有优待,没拿掺了石子沙粒的粗砺陈米招呼,除了净米蔬菜外,隔日还有一顿肉食供应,这些叫苦不迭的举子方将养了下去。
比起**上的受苦,更让人难熬的是精神上的折磨,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让人心口如压重石,坐卧难安。
“这日子何时才有个头……”一举子使劲挠着臂上的大红疙瘩,神色颓唐。
一牢的人都敞着衣襟坐在地上,撩着衣摆呼啦呼啦扇风,看着几只臭虫跳过,也懒得理会。
“等着吧,还有三天……”一人耷拉着头道。
“是啊……是好是歹就看这一天了!”另一人接口道,语气中颇有些自暴自弃。
牢中顿时静了阵。
“啪!”一人突然抬脚狠狠踩死只臭虫,咬牙道,“这就是无妄之灾!只怪……”他抬了下眼,却恨恨停口。
话没说完,牢里众人却都知他抱怨什么。说实话,谁不怨呢?祸就是那两人起的!
但事已至此,恰如邓志宏所说,怨之如何?徒劳心力尔!
牢中一片恹恹。
也有沉静不躁的,或盘腿静坐,或闭目不语,却不过百中四五。关押了近千名举子的大牢,竟然静谥得无声。闷沉沉的气氛连看守的牢役都有些持不住,恨不能有人开个腔,打破这如死水般的沉静。
突然一道朗朗声音,吟道:“舜发于畎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