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秦帝国风云> 第12章 廉颇败北谋换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廉颇败北谋换帅(1 / 6)

秦国与赵国的强大军队如同两股铁流,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百里战线上迎面相撞,一场战国时代最宏大的战争终于上演了!

廉颇及众将急于洗雪不胜秦军之耻,发力进攻,而秦将王龁按兵不动。

王龁(he)带领众将登高岭察看战区形势。

“报!赵军前军行进迅速,已距我80里”

“再探!”

王龁眼望山下一片开阔的平地深思,忽然抚掌大笑。

诸将问“将军可有奇谋?”

王龁笑道:我等领王命取韩地,夙兴夜寐,忧惧在身,不敢稍怠。我已命依山修造营垒,徐徐抵御,如何竟遇得廉颇这个匹夫?这厮昔日一败再败,今日却恃强逞勇,急于接战以求胜乎?罢罢罢!急入吾口,却之不恭。再败廉颇,你们诸将就都要加官进爵啦。

诸将闻言各自欣喜。

王龁传令,命撤去山上营地,主力后退25里。

“王昆听命!汝引5万军马,就在平原设阵迎敌,两兵相接即佯装败退10里,需以阵型涣散,军械抛弃,士卒惊惧以示敌。”

“桓龁(huanhe)听命,汝引10万军马接应王昆军后,再退15里,返身迎敌!”

“王翦、李信听命!汝各引军8万与敌军间隔逆行,绕过敌两翼,潜至其后。以此山上烽烟为号,出击敌后!”

“吾将自引30万军,从口袋阵中两翼发起突击,合力破敌!诸将自当密切协同,大破赵军于此地!”

廉颇军奋力突击,见到秦军败退,且一败再败,观察战区两侧山势,也没有敌军营垒,果然中计,继续轻进。

最终,20多万赵军被秦军伏击歼灭,廉颇手下大将赵茄战死,廉颇率部苦战突围,险些成为俘虏。

秦军执行“打蛇尾”任务的李信、王翦等人对于上党地形不熟,竟然在山中迷失了道路。要不是这种情况的出现,长平之战就提前结束了!

面对突然出现,始料未及的大量敌军,廉颇只得下令撤退,坚守营垒对峙。秦军多次挑战,廉颇都不出兵迎战。

且说廉颇收拾残军、匆忙转入防御,在连续被秦军攻破沁河、空仓岭两道防线后,终于固守住长平西南老马岭上的长平关(今日高平关)防线关隘。廉颇拒不出战,高平关雄关如铁,秦军猛攻不破,秦将王龁也无可奈何,两军形成相持之势。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描述此战全过程: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於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四十六年,秦攻韩缑氏、蔺,拔之。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走赀?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这段话中透露的重要内容是:

1、前263年(四十四年),白起攻打韩国的南阳太行道,把这条通道堵死。--这条道路,很可能就是后来秦新军从野王北上的道路。

2、前261年(昭王四十六年),秦国攻占了韩国的缑氏和蔺邑。--这是为了巩固对野王的掌控。

3、前260年(昭王四十七年),秦国派左庶长王龁攻韩国,夺取了上党。--上党战役发起的时间。

4、四月,王龁借此进攻赵国。--秦军主动攻击赵国军队?

5、六月,秦军攻破赵军阵地,夺下两个城堡,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