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我掌华娱> 第一九六章:暧昧(三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九六章:暧昧(三更)(1 / 2)

【五十万字了兄弟们,驴哥我仁至义尽了!】

好莱坞的故事结构和中国的受众有所差异,人家用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配合上明星、特效,拿到咱们这来,就有人买账,可在国内要是敢这么干,早晚得把自己弄垮,因为对比性太强。

胡一飞吃过《越狱》上的教训,现在是不得不彻底本土化。

五一长假过后,《越狱》在日本富士台上映,取得了开门红。整个日本的电视台都在热议这部来自大陆的电视剧,胡一飞这下子真的是红遍亚洲了。

消息传回国内,引起不少网友发贺电,“某某人民发来贺电,恭喜《越狱》海外收视长虹”之类的评论,几乎刷爆了朋友圈。

不仅是日本收视火了,韩国再创下收视高峰,还引发了一场关于韩国电视剧前路何在的大讨论。

韩国是个言论自由的国度,此前他们陷入了苦情剧的泥潭中无法自拔,直到《浪漫满屋》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韩剧的另外一种发展形式。然后也陆续出了好几部精彩好剧,可一转眼胡一飞又玩起了美剧模板,这次玩的更绝,一上手就是《越狱》这等高峰,让人怎么追赶呢。

香港tvb电视台以前也引进过不少内地剧,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可要说真正让人记忆深刻的,估计不多。《还珠》?别开玩笑了。可自从《越狱》登陆港岛后,立刻就掀起了一场广泛的剧情大讨论。年轻人们尤为活跃,对剧情的合理性、剧情悬疑点,剧情未来走势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总而言之,这部剧酷毙了,一扫此前对大陆剧的既定印象……至少目前为止,胡一飞的剧都是可以一看的。

连老一辈影视界翘楚看了之后,也不禁叹服:“用拍电影的手笔,去拍下这样一部电视剧。不得不说,这个赌很大。”

“我很少看电视剧,现在也被这部剧吸引。”、“很好,内地出现这样勇于创新的年轻人,对香港年轻人而言也是一种压力,一种巨大的挑战。因为内地年轻人层出不穷,而我们香港却至今没看到这样有天王统治力的年轻人出现。”……

而在台湾,胡一飞本来就有较好的观众基础,如今更是掀起一波人气狂潮。粉丝们自发为他筹建起粉丝俱乐部,组建粉丝团,向外之心如此浓烈,不知道让多少本土名人们吃味呢。

同样景象,一样出现在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

……

在前互联网时代写侦探、悬疑小说需要提前预期读者反应,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小说发表了才能广泛汇集读者反映,而此时的反馈对于完善这部作品已经没有帮助了。

当把载体换成电视,形式改成剧集,配合以互联网方式实时回馈观众反映,局面就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它既是一种市场行为,观众用遥控器投票,以收视率为杠杆确定这个故事的生死存续;另一方面对于悬疑剧集更是编剧与观众智力角逐的过程。编剧面对的是亿万热爱这个故事、热爱这些角色的人,他们满怀热情地猜测情节走向,或者说某种程度上大家都在尝试续写每一集,你只有超越他们才能赢得他们,既要出人意表甚至匪夷所思,又要能自圆其说,而且还得有内容有细节,难度何其之高。

然而正是这种超常残酷的自然选择过程,让编剧、让整个行业优胜劣汰,快速进化。

任何自我完善的努力都比不上环境的逼迫,因此观众们看到胡一飞对于埋伏笔、抖包袱,控制节奏,渲染气氛,快速挖坑又及时填上的能力比传统小说作家强得多了。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这部剧每周只放两集,太难等,实际上这正好留下了一个互动空间。

《越狱》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核心卖点就是悬念。

在最狭小的时间(米林的刑期有个死亡期限)、空间(禁地监狱)里让矛盾和悬念层出不穷,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为此,胡一飞真是不惜把自己往死里逼,每次出现一丁点转机,都马上掐灭它,让人陷入更深的绝望。即使你不相信剧情,跳开来你也会越来越关心编剧最终怎么来圆这个故事,很多次让你看完会在心里想,这么能整,看这帮家伙下周怎么收场。

米帅这个角色很像《肖申克救赎》中的andy,坚定、坚韧、沉静,天生的战略家。

而不同于andy独善其身的单干,米帅必须借助于一大群声名狼藉的危险人物,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andy可是十年之功啊)救出自己的哥哥,还要应付监狱外强大势力的干扰,难度大大超出《肖申克救赎》,真正的不可能完成的事件。

如此巨大的悬念和诱惑,刺激着你不得不去关注他,为他今后的命运着想。

……

顶着巨大的人气和关注,胡一飞新戏的消息,几乎是很快就传的沸沸扬扬。

脑残粉们无条件支持,可胡一飞依然等到了五月后才组建《源代码》剧组。范彬彬自上次推倒与反推倒的擦枪点火后,好久没联系过胡一飞了。每次想主动联系,又懊恼胡一飞对她若即若离的状态。这次看到胡一飞新戏消息,终于放下矜持赶紧一个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