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于高门贵第,从小便接受了良好教育的袁术,当然不可能是一个一无是处的草包。只是,袁氏四世三公,精通的是为官之道,权谋之术,而袁术从小所接触学习的,也大多都是政治上的尔虞我诈,对于军事方面不能说一窍不通,但也绝不算上顶尖。而深谙用人之术的袁术,却偏偏又缺少识人之明。这就直接导致了,袁术在孙坚死后屡战屡败的结局。
军事才能稀松平常的袁术,偏偏又没有自知之明,总喜欢率军亲征,却不知道他自己,其实才是最大的软肋所在。
比如说这一战,如果他能咬牙坚持住,而不是被孙策的神威吓跑。那么多达数万的袁军,即便战力再不济,在绝对的人数优势下,也绝无可能被只有区区千人的江东军击败。
帅旗一动,军心必乱。
这是战场上不成文的规矩了,袁术不是不知道,而是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他就全然顾不上其他了。
这一战,人数是江东军数十倍的袁军,却被区区千余敌人杀的丢盔弃甲屁滚尿流,一直退出去了将近五十里,才因江东军鸣金收兵方才站住了脚。
惊魂未定地瘫坐在帅帐中,袁术满脸后怕的样子,哪里还有半分一国之君的风采。陪伴在他左右的,只有两个花容失色的侍女。
军营是严禁女人出入的地方,更不允许随军携带家眷侍女,这都是战场上的铁律。可是享受惯了的袁术,哪里会管这些,再加上他本以为此战非但必胜,而且会胜得很轻松。所以,才会毫无顾忌的丛后宫秀女中挑选了两个,随军伺候他的起居与生理需求。怎么说也是一国主君了,袁术随时随地都想要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来。
但可惜的是,他的敌人,可没有因为他的身份不同了,就对他另眼相待。恰恰相反的是,下手比以前更狠了。
一战折损了近万兵马不说,还赔上了俞涉,陈兰,雷薄三员大将的性命,这让袁术的心在滴血一般的疼痛。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可是袁术偏偏天生就是个健忘的人。他可以靠着老袁家的名望,在任何地方都能在短时间内拼凑出一支大军来,但是老袁家的名望,却没办法让他在战场上取胜。
袁术很迷茫,对于这一战,已经失去了信心,可偏偏又无路可退。一直以来,他都不相信个人勇武能够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不要说孙策这个黄口小儿了,就是当年巅峰时期的吕布也做不到。可是偏偏,孙策今天却给他好好上了一课,让他明白过来,吕布做不到的,初生牛犊的孙策,未必就做不到。
“去把杨弘找来!”
纪灵战死僵场,张勋戍守北方,阎象被他一剑刺死,如今他身边还能与他商量大事的人,居然只剩下了一个除了溜须拍马别无所长的杨弘。
破落世家出身的杨弘,却能成为最终出身门第的袁术身边的大红人,当然不可能全无是处,他也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聪明人。只不过可惜的是,他的聪明只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小聪明。
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上,他能做到头头是道。但是涉及到事关生死的大事,却永远都指望不上他。
不得不说,袁术识人的眼光,真的稀松平常,一个十里之才,愣是让他推到了司空的高位上。而最让人无奈的是,时至今日,袁术仍然对杨弘抱有很大的期望。期望着他能帮自己指点迷津,为刚刚立国就风雨飘扬的仲氏王朝指点出一条明路来。
战战兢兢地来到帅帐内,杨弘的脸色也很不好看,白天的那一幕,也是把他吓得不轻。他认识孙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的时候,还没少刁难过他,但直到今天他才知道,孙策的可怕之处。
想到以前的种种,杨弘差点就吓尿了裤子,他不敢想象,当自己成为孙策阶下囚的时候,会遭受怎样的报复与羞辱。
所以,他绞尽脑汁的想为袁术献上一条破敌良策,但饶是他想破了头,大脑里也依然是一片混乱。
孙策太猛了,猛的简直不像是个人。如果他还在袁术帐下听令,那么杨弘随随便就能想出一百种办法来收拾他。但可惜的是,如今的孙策,已经是虎入深山龙归大海,之前套在他头上的枷锁,已经彻底被他甩开了。
所以,之前对孙策还能百般刁难的杨弘,现在却是束手无策。
杨弘脸上的沮丧,让袁术感觉到一股深深的失望,生平第一次,感觉自己是那么的独孤。也隐隐约约的,开始后悔当初下手太狠,怀念那个当时看上去无比可恨的阎象。
袁术与杨弘,愁眉苦脸,相对无语。
而在居巢城上,孙策与周瑜这一对主臣却是意气风发。
虽然表面上从来不说,但孙策心里清楚,袁术就是他的一道魔障。他永远都忘不了,当初他在袁术手底下那些屈辱的日子。
袁术表面上对他极好,但明眼人却都能看出来,那只是装装样子。否则的话,杨弘等人又怎么敢为难孙策?
所以,正如周瑜所说的那样,孙策对于袁术,只有仇恨而没有其他任何的感情可言。所以今日这一战,孙策才会奋不顾身的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