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浴佛日。『,..同时也是荣筝十五岁生辰。女孩子及笄就表示成年了。
端惠郡主做主要给荣筝好好的过一个及笄礼。
这个季节正是牡丹芍药盛开的时节,端惠还觉得山庄里的花少了一些,不得不又让人去外面的花匠那里购了几十盆牡丹芍药来把清音馆内外妆点得花团锦簇。
荣筝起了个大早。浮翠捧了早就裁剪好的新衣请荣筝穿戴。
荣筝看了一眼,今天她是主角,理应该打扮得光彩照人。加上要行礼,便准备的是正红色的织锦遍地金的绣忍冬花纹的紵丝褙子,石榴红罗裙。
荣筝看着红艳艳的衣裳,不免想起她只穿过一日的那套吉服了。如意和秋词进来替她梳妆。丹橘走了来,捧着个填漆的长匣。
浮翠迎了上去,笑道:“丹橘姐姐有什么事吗?”
丹橘向荣筝福了下礼,含笑道:“郡主让奴婢送今天大奶奶要插戴的金钗过来。”
荣筝忙道:“我一会儿过去向郡主道谢。郡主可起呢?”
丹橘道:“大奶奶迟一会儿过去也成,郡主还没起。”
丹橘走后,浮翠把匣子打开请荣筝看。荣筝细看了两眼,大红色的丝绒布上正正的躺着一支赤金的满池娇双股钗。全是用细金丝掐的莲叶、鸳鸯,鲤鱼的图案。鸳鸯的羽毛清晰可见,眼睛嵌的则是耀眼的红宝石。在手里掂了掂,足足有十二两重的样子。
“这也太金贵了,我如何受得起。”荣筝不免赞叹。
浮翠笑道:“大奶奶都受不起的话也没人受得起了,再怎么说是郡主的心意。大奶奶还是收下吧。要是还回去的话,找不出第二件适合今天插戴的簪钗了。”
浮翠说着,便将匣子盒上了,交给了如意收着。
荣筝见客人还没来,距离行礼的吉时也还早,便命丫鬟暂且给她换了一身家常的半旧衣裙,挽了个纂儿。戴了南珠箍子,鬓边簪了朵酒杯大小的粉色芍药。脂粉薄施。她揽镜自照,满意的点头说:“先这样吧,等到要行礼时再重新梳妆。”
当端惠看见荣筝这一身装束时,有些诧异道:“今天是你的好日子,怎么穿得这样朴素?”
荣筝低头看了眼才穿过不过三四次的银红褙子,笑道:“郡主别怪,我想着客人还没来。先穿着一身应付,等到要行礼了才换裁剪好的新衣。”
端惠笑说:“你也太小家子气了一点。你看我一个寡妇,身上的衣服还不重样的。你该好好的置几件衣裳。”
荣家虽然有自己的产业,日子也还过得,但荣家却不似那般的挥霍无度的人家。吃穿上虽然也讲究,但女孩儿们的衣裳也还没到天天不重样的地步。
荣筝抿嘴微笑,温柔的说道:“以前的习惯了,怕一时半会儿的改不过来。”
“没事的,你青春大好,正该好好打扮的时候。正好你们家也开布庄的,布料什么的你比我还熟悉。好好的裁几身新衣,别到老了想打扮也打扮不起来了。”
荣筝对端惠郡主送的金钗表示的感谢。
端惠摆手笑道:“你误会了,这不是我选的钗子。是之前君华他让我暂且保管,等到今天拿出来给你戴的。”
是他啊?难怪会选满池娇的样式。
端惠又接着说:“他倒是有心。选的东西也还漂亮。我瞧着还不错,就是不知你喜不喜欢。”
荣筝忙点头道:“喜欢,很喜欢。”
邀请的客人们陆陆续续的到来了,外祖齐家,李夫人带了李十五娘,世子妃竟然和宝纹、宝绿一并来了。
锦绣院搭了戏台,请的是汴梁城有名的坤班,德音班来唱戏。锦绣院那边有郡主坐镇,来了宾客荣筝不过露个脸,上前打个招呼就成。她主要在清音馆这边招呼年轻的女孩子们。
沐宝纹一头走了来,见了十五娘,便掩嘴笑道:“十五娘,你婆婆来了,你还躲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去见见。”
李十五娘的脸腾的一下通红,支支吾吾道:“哼,你又来取笑我。”
沐宝纹叉腰笑道:“我哪里敢取笑你,你婆婆是真来了。”她又去找荣筝,见荣筝正和齐家的小姐说话,不免高声道:“大嫂,崔家的太太来了。”
荣筝和蕴霞说了两句这才走了过来,对十五娘道:“走,我们一起去见见你婆婆。”
十五娘越发的扭捏起来。
荣筝笑道:“李夫人在前面看戏,崔家太太必定知道你也来了,你现在躲着不见也不大好吧。”
十五娘还想说什么的时候,只见嫡母身边的大丫鬟桂圆走了来,说道:“十五小姐,太太叫你过去呢。”
沐宝纹便笑着去挽十五娘的胳膊,一行人这才往锦绣院去。
锦绣院这边热闹非常,戏台上正唱着《琵琶记》,那些太太、奶奶、夫人们无一不被台上所唱的赵五娘与蔡伯喈的故事深深吸引。
李十五娘跟着荣筝和宝纹来到李夫人这边,荣筝含笑着给李夫人行了个礼。
李夫人笑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