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盛唐神话> 第二十五章 树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树敌(1 / 2)

三军肃然,静静地看着躬身接旨的萧去病,萧去病一动不动,既不接旨,也不谢恩,一脸沉默。

很多安西军士已经为他着急起来,到底是太年轻,兜不住,猝逢大喜之下,竟然高兴傻了,连接旨谢恩都忘记了。

高仙芝也在替萧去病高兴,辅臣此次归京,定然得到皇帝宠幸重用无疑了。虽然他是唯一知道内情的人,按萧去病自己所说,他此次下山,为的就是帮助自己打赢河中之战。不过,他认为萧去病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了。知道了大食的内情,河中形势的详细情报,又有了五雷天心正法这个秘密武器,这河中之战,自己再无可能会败!

此时此刻,萧去病想的也是同样的事,这次高仙芝出征河中,一定能赢吗?他的带兵和挥能力,自己是毫不怀疑。但是还有葛逻禄和蛇牙这两个大的变数,鬼知道到时候会生出什么变故。

萧去病心中苦笑,当初虚言要献宝皇帝,只是为了取信高仙芝,让他能听自己把话说完,谁想得到李隆基竟会此心急?就算是对我好奇,难道就不能等几个月,等我从河中战场回来再说?

与第一天见到高仙芝的时候不同,那时候的萧去病只想安身立命,抱一条粗大腿,好在大唐混下去。然而现在的萧去病已经不满足于这个了,如果还想抱大腿,谁有李隆基的大腿粗?可是现在心心念念想着的却只有:亲身参与到重大历史事件中去,在自己手中,亲手将历史走向改变。

机会就在眼前,河中大乱方平,人心未定,昭武九国被大食压迫惨了,现在这个时候,正是大唐入主河中,驱逐大食势力的最好时机!鬼知道在另一个时空,高仙芝怎么会大败而回,损兵折将?萧去病每次读史,看到这一段,都是扼腕叹息。现在有机会弥补这个遗憾,怎能突然退出!

况且这也不是仅仅是个人遗憾问题,更是民族气运问题。在另一个时空,大唐非但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入主河中,怛罗斯之战战败后,汉文化再也没能辐射到西域,千年之后,这里已是伊斯兰。更为悲剧的是,怛罗斯一战,安西军精锐尽失,到了安史之乱的时候,封常清只能带着几万洛阳新募之兵去平乱。

河中之战,这次绝不能败!

现在跟着传旨人回去,无非是做个幸进之人,讨好皇帝,然后获得大量赏赐,住大宅子,娶几个老婆,荣华富贵。可是这样一个身份,想要有所作为,却是难上加难。而四年之后,就是安史之乱。

而现在,却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参与河中之战。有自己这个先知先觉的后世之人给高仙芝做参谋,安西军的胜算总是要更高一些。而且自己现在已经跟葛逻禄人打得火热了,自己亲自盯着他们,也能更放心一些。多保存一些安西将士,到时候安禄山造反,也就多一分平乱的力量。

还有另一方面的意思,大乱将至,只能靠武力平定。统领大军,征战四方,平定天下,正是萧去病最大的理想。这次跟随高仙芝征战河中,未尝没有向高仙芝学习怎么带兵打仗的想法;同时还可以建立功勋,作为日后崛起的政治资本。如果现在转身离去,不管此战胜负如何,萧去病都会有遗憾。

胜了,萧去病失去一次学习观摩的好机会,失去一次建立功勋的好机会;败了,萧去病会一直这样想,如果当初我不走,说不定就不会败,这会成为萧去病一辈子的心魔,一辈子纠缠自己。

萧去病许久没有回应,围观的众人都焦急万分,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

传旨的宦官也急了,面色变得相当难看,有些不耐烦道:“萧侯,接旨啊。”

这死太监的声音又尖又细,语调阴冷,听的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萧去病一下被惊醒,抬头就看到宣旨太监那张阴阳怪气,满脸不豫的脸色,像谁欠了他几万贯钱没还一样。萧去病的火气一下也爆发出来了,你不高兴,我还不高兴呢。他一下做了决定,索性站直身子,豁出去了:“这旨我不接。”

传旨太监目瞪口呆愣在那里,他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他声音颤抖道“什么,你敢抗旨?”

萧去病脑子里各种念头转得飞快,关键时刻,灵台一阵空明。他想起在汉唐也有很多不接圣旨的例子,最后也都没事。唐朝不同于明清,皇权不是很大,皇帝和大臣的关系,很多时候也相对平等,像是朋友。比如魏征就多次当面给唐太宗提意见,唐太宗也只能笑呵呵耐心听他说完,为此还憋死了一只猎鹰。再比如宋璟,张九龄就多次顶撞,驳回唐玄宗的意见。这个时候接圣旨也是不用下跪的,平常朝会的时候大臣和皇帝也是一样,大家都坐着。

貌似就在唐朝,就有很多次皇帝下旨相召一些大儒和道士,他们却死活不去的例子,最后皇帝也没拿他们怎么样。好在唐朝的皇帝还比较讲理,不是很专权。如果换做是野蛮专横的“我大清”,萧去病就是有千般不愿,也不敢违逆半点。就赌这一次了,萧去病大声道:“天使借一步说话。”

高仙芝的中军大帐,萧去病一躬到底,做了个大揖:“萧去病奉师命下山,师父命我先到安西相助高中丞;再至长安,辅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