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全苏维埃1945年钢铁产量2万吨,相当于卫国战争开始前1.9%;原油产量11万吨,相当于战争开始前41%;煤炭……粮食……铝锭……发电量……”
伏罗希洛夫一边翻着报告,一边熟练地报出一长串数字。这些数字都经过认真统计和评估,可不敢再夸大或隐瞒。
总体而言,用战前、战后两组数据进行对比,东俄最不利的是粮食产量,只有相当于战前6%的水平,最高是石油工业,勉强还能保持4%比重,其他基本原料工业维持在1-15%左右区间,成品工业产出率在15-1%的水平。
换而言之,经过3年半战争,苏联工业规模从战前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位置上狠狠摔落下来,别说比不上德、英、意、法、日,就连加拿大、比利时整体工业水平现在也超过东俄部分。
不过,就算是掉到这个排名,东俄比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中等国家,有关工业水平和规模还是要大一圈,且门类相当齐全,更重要的是技术水平还凑合——虽然主流工业国家里苏联水平算比较低,但真正放眼世界,用全局眼光来衡量,苏联技术含量绝对不算低——这世界上能完全生产飞机、坦克、火炮等主流装备的工业强国也就是美、德、英、法、意、日,比利时和加拿大这种国家只有部分装备的生产能力,主要装备依然要靠大国引进。
因此,考虑这个因素后,按照整体工业国排名,东俄基本还能排第,第7是另一个难兄难弟西俄。
不过,西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比东俄底蕴更好、产量更大,但霍夫曼和斯大林都知道西俄有个很大的问题——缺乏科研能力。
西俄目前有一批工程师、技师在恢复生产,同时还能得到来自轴心阵营的专家帮助,但真正原先负责设计、科研、学术的精英们(指理工科),除少数例外,基本全被斯大林打包带到了东俄,今后西俄的技术科研能力是断层的——只有生产的能力,没有创新研发的能力。
这内幕不仅斯大林清楚、弗拉索夫清楚,连霍夫曼也清楚。
不过德国方面装作不知道这件事,任由斯大林把大部分人才卷走。一则如果不让斯大林卷走,停战协议很难签署;二则,如果不让斯大林卷走,西俄怎么能成为欧盟有效的工业初级加工基地呢?
西俄当然也是轴心亲密伙伴,但新的1个东方国家依然无不以忧虑地心情看着他,深怕苏联重新复活。所以,让斯大林得到苏联科研遗产,让弗拉索夫得到苏联工业遗产便成为霍夫曼进行两俄平衡、制衡的主要法宝。
苏维埃巨人在这场战争后被德意志超人砍成两半,弗拉索夫得到了四肢,斯大林得到了头颅,只有两部分重新组合后才能发挥出威力,问题现在掌握这两部分的组织却是政治和意识形态上不共戴天的敌人,要想组合何其困难?霍夫曼认为没有2-3年都缓不过劲来。有2-3年的功夫,欧盟已成为牢不可破的同盟了,哪怕苏联再次复活也形成不了多大的威胁。
单纯从人均指标看,东俄形势还勉勉强强能维持,因为布尔什维克党目前控制的人口只有战前16%,工业总产量大致能达到15%,这意味着人均领域的水平并未下降太多。真正制约其下一步发展的只有两个因素:第一,以粮食为代表的农业、轻工业产品存在极大缺口;第二,不到3万人口要供应一支全副武装、数量近25万的军队是沉重负担。
虽然红军高层在这5个月里已陆续遣散了9%以上的女兵队伍,遣散了55周岁以上的爷爷兵,目前东俄手下的武装力量依然高达35多万,布尔什维克高层在德军进行裁军和撤退前是绝不敢将规模缩小到25万的,毕竟远东还有日本这个虎视眈眈的敌人。
可即便是25万的军队规模也是个骇人听闻的数字,比美德全力总动员的比例还强——按照该比例,德国可动员万军队,美国可动员12万军队,实际无论美德,离这个极限都还有一点距离。
所以党内高层有一种意见,希望把兵力压缩到2万甚至1万内,减少资源占用,腾出更多劳动力用于工农业生产,甚至华西列夫斯基、朱可夫等主要将领也赞同该意见——人多并不意味着实力强,卫国战争打了3年半,哪次战役不是红军人多?可人多有什么用?不照样被揍得鼻青眼肿?
斯大林老爹原本对这个观点有些嗤之以鼻,认为正因为本方部队实力弱小、战斗力较差,所以需要维持更多的兵力。至于工农业生产,确实是个问题,但也有变通办法——可以抽调一部分二线部队进行屯垦,解决部分军粮与副食品问题。
但南非战役德军横扫盟军的场面和不断被解读出来的闪电战2.威力让他有点慌了手脚:德国相对盟军的质量优势远远超过了数量优势,在绝对性能优势面前,再庞大的军队也只能被吊打。
这个观点也引起了红军的共鸣:很多人表示目前东俄在乌拉尔一线的防御工事水平并未比南非“布莱德利防线”高明到哪去,至于防线后部队的技战术水平、后勤能力、装备基础更不见得比美国人高明。但这样坚固、完全以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