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赚不赔?林则徐心里一动,元奇团练出兵定海,若是大败而归或是无功而返,不论是算大帐还是算小账,都是亏本,这小子却语气笃定的说包赚不赔,他凭什么如此自信,难不成元奇团练对于出兵收复定海有着十足的把握?否则如何敢说是包赚不赔?
梁廷枏对于易知足的这番话却是感觉颇有意思,见的林则徐不吭声,他含笑道:“十三行垄断大清对外贸易,受害最大,尚可说的过去,为何元奇能与十三行并列?”
“元奇不是与十三行并列。% し”易知足沉声道:“朝廷若是同意英吉利一系列不平等条款,元奇是最大的受害者,一旦英吉利在几个通商口岸取得平等甚至是超然的地位,英吉利商贾会在通商口岸开办银行,进行金融掠夺,以元奇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与英吉利银行竞争。
再则,英吉利会以通商口岸为据点,一面倾销英吉利工业产品,一面廉价掠夺大清的各种农业矿业等原材料,破坏大清的经济,元奇的丝业、糖业、茶业和矿业都会遭受重大损失,另外,元奇的工厂和机器生产也会蒙受巨大的损失,这些,根本不是十三行能相提并论的。”
梁廷枏有些难以置信的道:“元奇实力如此雄厚,尚且难以与英吉利银行竞争?”
易知足这个时候哪里有闲情跟他多解释,当即便道:“这事说来话长,梁先生若是有兴趣,改天咱们再探讨。”说着便看向林则徐。
林则徐却是一笑,道:“上个月让元奇团练出兵收复定海,知足尚且有些不情不愿,如今却又极力要出兵定海。可是因为现今有了收复定海的把握?”
“没把握的仗,在下自然是不情不愿。”易知足毫不隐讳的道:“如今定海英军发生疫病,磨刀洋一战又创造了突袭的机会。在下自然不愿意错过如此难得的重创英军的机会。”
虽然易知足已经明言有把握收复定海,但梁廷枏却仍然不愿意林则徐去冒这个风险。他心里很清楚,打仗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况且元奇团练又是仓促组建,从来没经历过战事的,出兵定海,实属冒险。
听林则徐的口气,似乎有些心动,他连忙道:“机会是难得。但打仗不是做生意,存不得半点侥幸,元奇团练即便堪比绿营,也非是英夷之敌,战情瞬息万变况且是跨省远征,一旦失利,后果不堪想象。
没人比知足更清楚英吉利的海军实力,毫不讳言的说,大清水师根本不是英夷舰队之敌,不知知足是否考虑过。英夷一败磨刀洋,再败定海,会是何反应?”
“英夷反应不外乎两种。”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一则是偃旗息鼓。坐下来以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此次争端,另一个,就是继续征兵,扩大战争规模,以武力打到朝廷接受他们的条款。”
顿了顿,他接着道:“在我看来,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英吉利雄霸欧洲,称霸海洋。不会虎头蛇尾,损兵折将之后必然继续增兵。扩大战争规模。”
梁廷枏不解的道:“明知是这个结果,知足为何还要出兵定海?”
“在下出身商贾之家。就从做生意这方面来说,不是所有的生意都非的赚钱不可。”易知足说着瞥了他一眼,语带讥讽的道:“有些生意,明知是亏本,也非做不可,图的不是当前,是长远,图的不是银子,而是人心,梁先生书香门第,饱读经书,当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大清与英吉利相比,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全面落后,这一战,只要英吉利坚决打下去,大清没有一丝一毫胜利的希望,明知胜不了,咱们就不打了?就忍气吞声,屈辱的接受英吉利一系列不平等条款?那会是什么后果?”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变的高亢起来,语速也明显加快,“知道大清如此软弱好欺,欧洲一众强国,包括花旗国在内,谁都会派兵打上门来,强加给大清各种不平等的条款,而且胃口也会越来越大,今天只是割让一个小岛,明天就可能要割让台湾、海南,后天甚至就会提出割让两广或是新疆**以及东北三省,这次战争只要你赔款六百万,下次就可能是二千万,再下次就可能是二亿!
有没有这个可能?有!欧洲列强在美洲在印度在南洋就是如此做的,只要有了一个立足点,就不断的进行扩张!只要爆发了战争,就会贪婪无度的逐步加大战争赔款,胃口越来越大,不知满足,这是侵略者的本性!
这就是为什么明知改变不了战争的结局,我依然极力主张抓住机会狠狠打击英军,为的是让所有国家都知道,咱们大清不是那么好打的,要想来咱大清占便宜,先的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先的做好付出沉重代价的心理准备。
再则,就是部堂大人所言,面对英吉利的强势入侵,大清需要一场实实在在的大捷来振奋军心,激励士气,稳定民心!一场完全凭借自身实力获得的大捷,足以让大清的官绅士民八旗绿营都看到希望。”
一口气说完,易知足也不理会官场上的规矩,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大口,林则徐、梁廷枏两人都是一脸端凝,神情肃然,两人都清楚,欲壑难填,这是人之本性,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