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想咋地?”
林探花不屑道,他知道周之书把这些说是校规其实无关痛痒的事搬到台面上来说必然有别的用意,索性点明。
“不想怎么地,只是提醒你收敛一点,毕竟学校就是学校,你这么目无法纪让别的学生怎么想?”周之书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是沈家给学校施压了吧。”林探花心念一转,猜测出了周之书反常的原因。
“你自己知道就好。”周之书悠悠叹道,“浙大能有今天这个规模都是靠沈氏集团的支持,如果在你和沈浮生之间选一个的话估计所有的学校领导都会选沈浮生。”
“包括我。”周之书犹豫了一下还是补充道。
“沈氏能给浙大的支持我也可以,要不了多久的。”林探花也不以为意,话锋一转道,“不说这个了,今天咱好好聊聊太极吧。”
“哦?终于开窍了?”周之书一改之前的闷闷不乐,眉开眼笑道,“哈哈,可以啊,我周某人打太极五十年,还有谁比我权威么?”
“还真当自己是一代宗师了?你那太极也就锻炼身体忽悠忽悠老头还行,实战起来毛用没有。”林探花毫不客气的打击道,“不过我也不大需要太极的拳法,你跟我讲讲太极的气理就行,我需要的是对太极意境的感悟。”
“小伙子你找对人了!”
周之书眉开眼笑道,“老夫在太极上浸淫那么多年,别的不说,太极的意境简直就是老夫的看家本领,得心应手的你想都想不到……”
“说要紧的!”林探花黑着脸道。
“唔,好吧。”周之书意犹未尽的咽了咽口水,换上相对正经的神色,“先说说太极的起源吧。”
“‘太极’两字最先出自《易传·系辞》,书中阐述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无极即道,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严格上来说,太极并不是一门武术,而是一种思想。《易传》里有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说明太极与八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太即大;极指尽头,极点。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因而也可以说太极是万物之源。”
“太极也是一种气,《周易正义》里就有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易纬·乾凿度》认为‘有形生于无形’,提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四阶段来解释‘易有太极’。以未见气时为太易,气初为太初,形之始为太始,质之始为太素。气形质混然一体而未分离的状态,称之为浑沌。”
周之书展现了他国学大师的文学涵养,引借古籍,典故顺手拈来,将太极的一些历史考据娓娓道出。
林探花皱着没有思索了半天,发现自己被周之书带到了沟里,说好的太极意境没见着,变成研究学问了,当下虎着脸道:“大师你说些和武术沾边的东西吧,武术知道吗?”
林探花煞有介事的分开腿,左手画圆右手画弧,摆出了太极的起手式。
“哟嗬!还不错啊。有模有样的。”
周之书眉飞色舞道,眼睛里神采连连。他确实很兴奋,兴奋林探花举手投足间展现出来的太极风貌,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招起手式,不算很标准甚至可以说是背离了原招,但一点都不觉得别扭,反而有着淡淡的沉稳气息散发出来,宽宏博大,周之书不由得对林探花愈发的刮目相看起来。
“就拿你这个起手式来说吧。”周之书走到林探花跟前,“举手投足立身中正、松静自然、虚实清楚、上下贯穿、八面支撑,这便是太极的基本要义,当太极是功夫的时候它象征着正气、圆通,无锋无棱但胜过锋棱,任敌千变万幻我自稳如泰山岿然不动。”
“静如山岳,动如江河。这个我知道,但我不明白太极绵延不绝如何而来,昨天我用太极跟人对战,但坚持不了多久。是因为我对太极的不自信么?”林探花皱着眉头问道。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周之书解释道,“气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太极的理学并不复杂,多练而熟矣。”
“我示范给你看,看好了。”
周之书撤开了一些,双腿自然叉开,腰身用极其缓慢但偏偏又极其协调的拧动着,神色平和,双手在空中缓缓推动,或圆或弧或点,将他理解的太极不疾不徐的展现在林探花眼中。
“太极手法的要义便是一个圆字,画圆走弧,凡举动则无处不画圆,无处不阴阳,无处不太极。”周之书一边打着太极一边缓缓说道。
敌军围我千万重,我自岿然不动!
林探花看着周之书舒缓的行近,不自觉的生出了一个错觉,仿佛此刻的周之书不是一个八旬的年迈老人,而是一个在风浪中从容淡定、来去自如的精壮汉子。
“太极拳推手处处走圆弧,偶有撩点,以逆顺受,以顺应逆,进而达到以顺制逆之目的。越到后面内劲越是若有若无,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