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拧着眉头,继续说道:“关羽单刀赴会后,孙刘联盟得以维持。刘备安下了荆州那一头,再无后顾之忧,陆续平定益州,并以破竹之势,挥师北伐,征战汉中。曹操听到刘备出兵,马上组织兵力,和刘备对抗。曹操也亲自到长安,指挥汉中战事。一时间,双方各自征发数十万大军,在汉中打得难解难分!”
他说到这里好像想起了什么,脸上有些凄然。
“双方拉锯苦战,足有年余。几经征战,死伤惨重,双方均没占到便宜,只涂炭了千万生灵。一直到了第二年,在阳平关一次战役中,蜀军才终于大胜。魏军溃败,魏军的主将夏侯渊也被杀死,曹操再也无力聚集重兵,被迫放弃汉中,退守长安。如此一来,刘备在益州的地位更加巩固,终在不久后,在手下一批文武官员拥戴下,自立为汉中王。也就是这时候,刘备与关羽之间,多了极大分歧,最终酿成了千古悲剧。”
水如烟美目中流露出迷惑之色,惊讶道:“关羽帮了刘备那么多忙,跟着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而且刘、关、张三人又结拜为异性兄弟,交情一定很好,怎么会生出分歧呢?”
魏明叹道:“对帝王而言,交情再深,也不及权势要紧。”
他顿了顿,问道:“水宫主,你知道荀彧么?”
水如烟摇头道:“不知道。”
魏明说道:“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出身颍川荀氏,家族“四世三公”,地位煊赫。自董卓乱京之后,荀彧无时无刻不在图谋恢复汉室。曹操起兵之时,他便留在曹操帐下,为其出谋划策,忠心耿耿,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他也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荀彧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到后来曹操封魏王加九锡,荀彧发现他有篡夺汉朝的野心,于是上奏章反对,还请求群臣廷议,结果惹得曹操龙颜震怒。曹操忌惮荀彧的声望,表面上不露声色,暗地里却赐了一杯见血封喉的绝毒,害死了荀彧。”
水如烟失声道:“岂有此理!”
魏明苦笑道:“这有什么,乱世枭雄最是心狠手辣!曹操身为当世枭雄,早年当通缉犯时曾借宿吕伯奢家,因疑心吕家人要报官,一鼓作气地便将吕伯奢的家人尽数杀戮干净。曹操事后才发现是误会,纵身逃跑时,半道上又碰到了打酒回来的吕伯奢。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毫不留情地又将吕伯奢当场斩杀,并发出‘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之言。”
“嗯,闲话休提,且说刘备,原本也心地纯净,仁义道德,却坏在过于贪图权势。自他得到号称‘卧龙’的诸葛亮的辅佐后,便对恢复汉室生出极大动摇。那卧龙诸葛亮初见刘备,便献上三分天下、分裂汉室江山之计。诸葛亮歹毒狠辣的用计与刘备的贪图权势之心一拍即合,再回望以往的蹉跎苦闷,刘备不但不以为耻,反而深以为然,对众人发出‘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感慨!”
“刘备一朝涉及权势,便不能克制私欲,逐渐腐化而不自知。过了几载,刘备早已忘记初衷,不想着匡定社稷、解民于倒悬,反而只想凭借武力,无所不用其极,分割汉室江山。关羽和荀彧是一类人。关羽此人,喜读《春秋》,讲大义。他追随刘备,固然有兄弟义气的成分,但最根本的,还是希望能匡扶汉室,留名千古。如此一来,刘备与关羽之间,就有了分歧。何况,关羽的两件事,大犯刘备之忌。”
水如烟秀眉一皱,问道:“哪两件事?”
魏明道:“第一件事,关羽一直高调自称‘汉寿亭侯’,军中大旗上也绣着‘汉寿亭侯关’。”
水如烟听了,也不觉有什么奇处,浑不知为何这区区两样行为,会令昔日朋友反目成仇。
魏明瞧出她的心思,说道:“这两样行为虽然看似简单,却颇蹊跷,牵涉到一件尘封已久的往事。当时刘关张起兵反曹操的时候,曾被曹操所败,刘备败逃,而关羽为了护着刘备家眷,不得已而投降。曹操俘获关羽后,知其没有久留的心意,遂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而关羽叹息道:‘我知道曹公对我的厚爱,但我受刘备将军的厚恩,发誓共死,不可背弃。我终不会留下,在为曹公立下功劳后我便会离去。’此后关羽在白马一战中阵斩颜良,因此被封为汉寿亭侯。还了曹操的恩情后,关羽果然尽封曹操的赏赐,留书告辞,护着刘备家眷,千里走单骑,回到刘备身边。”
说到这里,魏明摇了摇头,继续道:“不过,关羽虽然尽封曹操的赏赐,但对于‘汉寿亭侯’这个封号,关羽十分看重,毕竟这在名义上是汉朝所封,自己从此算是汉朝的官员了。”
“刘备有了三分天下之心后,关羽目睹种种罪恶,忍无可忍,曾多次劝说刘备已恢复汉室江山为重,到得后来,不只刘备愠怒,帐下将领,更是群起而攻之,就连张飞、赵云等名将也加入反对之列。双方辩论数次,均无结果。关羽性情孤傲,愤激之下,执意高调自称‘汉寿亭侯’,大旗上绣着‘汉寿亭侯关’。”
水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