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庄子的故事> 第1088章 无用之用与难得糊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8章 无用之用与难得糊涂(1 / 2)

庄子内篇第四篇《人间世》继前面的三个故事之后,就开始以树为例了,讲的就是“无用之用”。

第一个事例,是讲一棵无用的大树因为无用而成就了它的“树生(人生)”,而活了下来。不仅没有遭受砍伐,还因为长寿而被周围的人尊为树神,进行祭拜。

这就是无用之用!

不仅无用保全了生命,还因长寿而成为了树神,是不是值得让人深思?

第二个事例是讲另外一棵大树,这棵大树一样是棵无用的树。但是!它因为大,而避免了砍伐。

注意了!第一个事例中的大树,是因为无用而长寿,长寿而成为树神,受人膜拜。而第二个事例中的大树,是因为无用和大,而存活下来的。一个是因为无用加长寿,成为了树神而存活下来的。一个是因为无用加大而存活下来的。要是单单无用的话,他们都可能遭受砍伐了。

注意了!这两个事例其中包含着什么喻意呢?

价值观!

我们注意到了没有?价值观!

我们用怎样地标准来衡量事物的价值呢?

这两棵大树,从木质的角度来讲,他们是无用的树。因为它们的木质不好,是个无用之木。

也就是说,从木质的角度来评价这两棵树,它们是没有价值的。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讲,也就是说,我们换一种价值观来讲,它们就有价值了。

比如说!第一棵树!从木质的角度来讲,它是无用之木。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讲,它就有价值了。这棵树因为无用没有遭受砍伐,从而成为长寿之树,成为树神,受世人膜拜。

世人为什么要膜拜长寿之树呢?

因为!在乱世中人们从长寿之树上看到长寿的希望,看到了生之希望。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也能够像这棵树一样长寿,从而给予了世人精神上的寄托。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棵树就有价值了,就有用了。

另外一棵树,从木质的角度来讲,它是无用之木。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讲,它就有价值了。因为它高大,大树之下可以乘凉。所以!它从一棵无用之树变成了有用之树。

从这两个事例中,我们是不是看出问题所在了?

是不是?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就会有不同地结果。换一个价值观来看待问题,结果就不一样了,无用就变成了有用。

因此!我们引申到人身上来。试问一下?我们是不是一个有用之人呢?还是一个无用之人呢?

一样地道理!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讲,也许?我们是一个有用之人。也许?我们是一个无用之人。

因此!我们再来引申一下?儒家和世人都批评道家思想是消极、无为、避世等等,那么?是不是真的呢?还是一家之言呢?

何况!事实并不是这样地,道家思想并不消极,而是被学术奸细和世人错解、误解了。

不管是儒家以及世人是不是错解、误解,站在儒家自身的角度上,认为道家是消极无为等等,就跟世人看待那两棵无用的树一样,是从木质的角度来看的。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也许!就不是“无用”了。而是!大有用!

因此!我们看出来了,儒家与道家在认知角度上、价值观上存在着区别的。所以!看待问题的结果就不同。

就跟难得糊涂一样,有时候,糊涂一下反而海阔天空。既然这样!糊涂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有时!糊涂一下就能面对面前不好处理的事情了,糊涂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其实!难得糊涂永远不止上面所举的例子。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难得糊涂的事例。

既然糊涂一下有好处,能够解决面前的难题,我们为何要一味地聪明呢?

回归正题!既然价值观的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同,就没有“无用”与“有用”一说。从这个角度、价值观认为无用,从那个角度、价值观认为有用,所以!就没有必要纠结有用与无用了,怎么有利于我们生存,我们就怎么生活吧!

当有用有利于我们生存的时候,我们就做一个有用之人。当无用有利于我们生存的时候,我们就做一个无用之人吧!

在《人间世》的后面,庄子又举了一个具体事例,来说明有用与无用。

有个名叫支离疏的人,它的下巴隐藏在肚脐下,双肩高于头顶,后脑下的发髻指向天空,五官的出口也都向上,两条大腿和两边的胸肋并生在一起。

应该地人应该是死路一条了吧?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他给人缝衣、浆洗衣服,足够糊口度日;他又替人筛糠簸米,足可养活十口人。国君征兵的时候,别人都躲避着,鬼哭狼嚎声一片。而支离疏却不然,他捋袖扬臂在征兵人面前走来走去,征兵的官员根本不吊他,他想当兵都没有人要;国君有大的差役来了,支离疏因身有残疾而免除劳役;国君向残疾人赈济米粟,支离疏还领得三钟粮食、十捆柴草。

像支离疏那样形体残缺不全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