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以为,写手是要经得起读者褒贬的,毕竟个人的口味不一样,写手也有自身能力的限制,但发帖的时候还请留情,你发表的评论会给后来者带来先入己见的影响,你把某一情节带给您的不快表达出来,也许后来的人看了,就一下不打算看了,而写手们能长期坚持,是有心靠它吃饭的。如果本书仅仅不适合您的口味,不是伤害小朋友的毒草,还请留情哈,这里先道歉了。)
一共有四人参与表决。
结果又出了王明诚意外,他一个外人,获得的支持竟然居高。难道东夏人没有人情可言吗?记得里头反对最强烈的人,第二个站出来让人支持的,好多人称呼他阿师呢,即便这样,别人也没有多支持他。
他意外,博小鹿和狄阿雪也意外。
这两个人是不赞成表决的,也是怕人抱团排外,没想到却是小看东夏自家的文人了。
王明诚还在发愣。
那个率先站出来要和他一起表决的,在东夏地舆专才中很有名望的文士已经向他走来,扎了个抱礼的架势。
王明诚反应不及,人家已经微笑和热情先递,口中说道:“恭喜你呀。王公子。”
王明诚被动地和他拥抱,脑袋里晕晕的,心底有个声音在响:“这就是东夏?真是个特别的地方呀。”
如此算是议定,接下来就是议论怎么分工合作,分段开展。
博小鹿见缝扎针,要了王明诚询问狄阿鸟的去向。王明诚知道的还没有狄阿雪多,反倒用狄阿雪给他说的话回答,这让博小鹿恨不得钻进瀚海,去那儿的观察哨询问。王明诚也有自己的焦虑,他总觉得心神不宁,反过来问博小鹿:“到处都是战争的味道,这几天就开仗吗?”
博小鹿没有回答他,心思却转到八天的训练大纲上。
回去之后,他就召集自己参军进行图上作业。
他且不管暗河是否短时间内找到,让众人照样绘制出瀚海行军的路线。
训练大纲完成了四分之三,一骑卷着风烟来到,通知博小鹿前往渔阳,紧急参加包兰大本营行辕召开的军事会议。
博小鹿只好把训练的事情交给钻冰豹子,连夜前往包兰。
前往包兰的路上,路过比西巴格军府,比西巴格县旗,青壮已经向包兰开赴,黑夜中的火把像一条长蛇,军府府库和县旗府库已经全部敞开,无数核实的大车停在路段上,按照军府和县旗的单位进行发放物资和军械……战争的气氛异常浓厚。博小鹿身体内流淌着武人的血性,想及一场东夏史无前例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就感到热血沸腾,然而沸腾归沸腾,他内心深处隐藏着担忧。
如果已经要开战了,都到了动员全国百姓的地步,阿哥却还在瀚海。
尤其让他感到不安的是,阿哥人在瀚海,还有谁能进行全国范围的大征召,大本营吗,大本营也无法让史文清这样的人同意敞开国中府库,看比西巴格县旗的情况,东夏到了倾全国之力的地步,是战争已经如火如荼,东夏别无它法了,还是有人趁阿哥不在,悍作主张,有心作乱?
随着包兰临近,南方,东方都有军队和青壮奔赴战场。
尤其是东面过来的,那都曾经是国中嫡系,队伍多了很多的秩序,列着多路纵队,背着制式行李,行军迅速,夹杂辎重,携带刀剑,大饼,备用马匹上驮着“兵扎捆”,平板车上载着粗布帐篷,白蜡杆。
车马辘辘,歌扬马嘶。包兰进入的城门口子是成排的军队在疏通道路,城门下全是稀烂的马粪和深深的辙痕,不少行军序次未到的单位,有的遍布驻扎,有的排着方阵,传令兵往来穿梭。
即便是身经百战的博小鹿也头皮发麻。
举国西征么?
深怕是有人自作主张,博小鹿一入城就想着找人,等找到熟识的人之后,就问赵过安在?听说他就在大本营,这才放心,直奔大本营报到去。
到了大本营,很多几年没见的袍泽已经先到。
来的人太多,把整个大本营安排出来的住处挤得满满的。大伙很多都是相互熟识的,尽管已经成为东夏将领或者是要人,但还是不改本色,相互之间吵嚷、打闹,发泄多年没见的思念之情。博小鹿刚进去,就被人从后面抱了腰,回身一看,竟然图里图利,连忙团团身体,供他欺负。
图里图利是从渔阳来的,他就有很多话要问,张口就入正题:“不是说,阿哥要在一个月后在渔阳召集乡老,朝议完再大举西进吗?眼下这是怎么回事儿?”
图里图利也不完全清楚,看着许多的同袍聚集过来,就说:“没错。五天前还是这么一个口径,只是让聚兵训练,等着乡老在渔阳商议国战。五天前,连朝会都没开,军府,军政司,将阁的命令直接下达到编领和乡旗一级。政阁的几位阁臣联名签署全国动员令,府库尽敞,让赶着牛马往来拉物资和粮食。”
博小鹿大怒,反问:“没有大王签署全国动员令,阁臣这是要上天?”
有人插话说:“有大王的署名。”
博小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