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之后,还是盟军的中军大帐之中,气氛有些不对劲。
潘凤斩了华雄,可汜水关的战斗却并未像诸侯们所想的那么顺利。
西凉军精锐,而且顽强,汜水关又是天下间数得着的险要关隘。
盟军连日以来,对汜水关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却收效甚微。
甚至有可靠消息,汜水关又有一批援军抵达。
只要汜水关守军不出关野战,那么他们就只能一点一点地啃。
不久之前,雒阳又传来消息,董卓杀了太傅袁隗,全家老幼,无一人逃脱。
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袁绍便昏了过去。
一醒过来,袁绍便叫嚷着,要攻破汜水关,打入雒阳,杀掉董卓全家。
虽然有左右苦劝,他终究是冷静了下来,但他的眼睛到现在都还是红的。
一身孝衣,额头上还缠了一条白布的袁绍,现在看谁都好像是要吃了对方一般。
袁隗,是他的叔父。
袁绍原本是袁逢的庶子,而袁术是嫡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袁绍的身份地位,这一辈子都会远远低于袁术。
可是,袁隗和袁逢都很看重袁绍,之后甚至把袁绍过继给了他们死去的兄长袁成,让袁绍成为袁成的嫡子,袁绍这才能动辄以四世三公的袁氏子弟自居,才能依靠袁家的力量得益。
他过继的时候,名义上的父亲袁成已经死去,亲生父亲袁逢没过多久也去世了。
可以说,叔父袁隗,是袁绍在这世上最亲近,也最感激的亲人。
可是,袁隗全家上下,却都被董卓派人杀了。
此仇,不共戴天!
袁术身为袁家子弟,也是披麻戴孝,可是他却没有多少悲痛表情。
甚至,因为掩饰得不够好,只要仔细观察,还能从他脸上看出几分畅快。
他本来就因为袁绍成为和他平起平坐的嫡子而耿耿于怀,对于造成这一点的袁逢、袁隗自然也有所不满。
如今偏心的叔父(在他眼中)死去,对袁术而言,却并非是什么坏事。
深吸了一口气,袁绍努力压下心中的情绪。
家恨,并不适合在这种场合提起,他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
“我在雒阳有几个耳目,不久之前,我得到了一个消息。”
“董卓已经起兵二十万,其中李傕郭汜引兵五万来汜水关把守;董卓亲自领兵十五万,与吕布等人一起,进驻虎牢关。”
此消息一出,诸侯们或惊,或恐,表情不一而足。
或许有消息灵通的诸侯,在此前已经知道了此事,可从袁绍口中听到这个消息,他们还是感觉有些苦涩。
二十万兵马呀,论兵力,诸侯们每一路至少有一万五千人,加起来有三四十万兵马,看上去人数比对方还多不少。
可是,孙子兵法里面就说过,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虽然里面是很稳妥的说法,但是对方据险而守的话,没有五六倍于对方的兵力,打起来还真心感觉没有底。
更不用说,董卓军中,有许多精锐的西凉军,其余的,也是戍卫京师的兵马,而盟军这边,许多军队还是临时招募而成的。
论军队的精锐程度,盟军与董卓军相差甚远。
这样的实力对比,要去进攻天下险关汜水关,以及更加险要的虎牢关,难度可想而知。
更让他们感觉棘手的,还是董卓的分兵情况。
曹操摇了摇头,说道:“虎牢关与汜水关,各有通向雒阳的道路,不过因为虎牢关更加险要,我等才选择进攻汜水关。不过,我等可以从两处关隘择其一进攻,西凉军也可从虎牢关出发,切断我军退路。”
诸侯们顿时如梦初醒。
盟军没有进攻虎牢关,可董卓却只给苦战中的汜水关拨了五万兵马,其余十五万兵马,包括他自己,都去了没有战事的虎牢关。
他总不会是带着大军去旅游的吧?
诸侯们开始想象十五万大军从虎牢关出发,切断盟军退路的情形。
前有雄关汜水,身后有十五万大军,进退不得。
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实力更强的盟军,士气便会下降至谷底,然后迎来一场彻彻底底的大败。
只要一想想这个景象,诸侯们便赶紧不寒而栗。
绝对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袁绍一脸凝重,他显然也想到了这个场景,环顾了一下各路诸侯,最后,他把视线投到了曹操的身上。
对于这个从小玩到大的发小,袁绍实在太清楚他肚子里有多少坏水了。
如今他既然肯开腔,就说明,他多半有应对方法了。
确实,曹操有应对方法,他的方法,就是分兵。
十八路诸侯,分出王匡、乔瑁、孔融、公孙瓒、张杨、鲍信、袁遗、陶谦这八位,让他们带着本部兵马,去虎牢关迎敌。
汜水关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