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盛唐巨商> 第183章 流落街头的突厥少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3章 流落街头的突厥少年(1 / 2)

正在秦钺和七郎因为看到了霸春和崔八郎而焦虑时,从长安城内走来三个少年。

这三个少年看上去年纪都不是很大,最大的不过十五六岁,最小的那个只有十一二岁。

看这三个少年的装束,其中两个年龄大一点的都是胡人打扮,个子最高的那个少年一只耳朵上还戴着一个大耳环,甚至不用细看就知道他们是来自北方的突厥人。

虽然长安城里也有汉人青少年为了赶时髦穿胡服的,但不管汉族青年怎么打扮,都注定穿不出真正的北方游牧民族骨子里与生俱来的那种桀骜不驯的野性。而且汉族青少年即使穿胡服,也不会戴突厥人那种尖顶的盔状帽子。

汉族青年和突厥青年还有两个更大的区别。首先是长相上稍有差异,虽然突厥人也属于黄种人,但他们多少存在一些混血人种的特征,如果仔细看和汉族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另外突厥人的发型也和汉族人不同,汉族男子的头发大多盘在头顶戴着璞头,突厥男子一般都是梳辫子,但这种辫子和满族人的辫子还不一样,因为突厥人梳的是垂在耳朵两侧的两根粗辫子,而不是像满族人一样把脑袋剃光,在后脑勺上留一个猪尾巴一样的细辫子。

年龄最小的那个少年虽然也穿着突厥人的靴子戴着突厥人的帽子,但身上却穿着一身汉人富家子弟的衣饰,看样子已经被汉化了。

三个少年衣衫不整满面尘色,看样子是刚刚跋涉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了长安。

其中那个身材略显肥粗的少年对带着耳环的高个子少年道:“文贞哥哥,我们这都来了长安好几天了,一直找不到思顺哥哥,盘缠也花完了,我们都两天没吃饭了,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啊?”

没等那个高个子少年说话,一旁年龄最小的那个少年带着哭音道:“文贞哥哥,扎荦山哥哥,我饿得都快走不动路了,你们赶快想办法弄点吃的吧!”

叫文贞的高个子少年安慰年龄小的少年道:“亮节弟弟,你不要急,等咱们找到思顺哥哥,就有饭吃了!”

叫亮节的少年道:“你们当初可是和我说过,我们来了长安后,只要找到思顺哥哥,不但有好吃好喝的,还有好玩的,谁曾想不但没吃没喝,晚上还要到处躲藏躲避巡街军士。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和你们来长安了!住在岚州,虽然要受哥哥的约束,但起码有吃有喝,不会挨饿!”

文贞道:“可哥哥也没想到会找不到思顺哥哥啊!”

名叫扎荦山的肥粗少年道:“文贞哥哥,这样下去我们早晚会饿死,是得想办法弄些吃的了!”

文贞道:“你说的倒是容易,我们现在连一文钱都没有,去哪里弄吃的?”

扎荦山明显比文贞和亮节胆子大,眼睛里闪过一丝阴狠道:“不行就偷,偷不到就抢!”

亮节道:“不能抢,被人抓到,我们会被打死的!”

文贞也有些犹豫不定:“扎荦山,你觉得有把握吗?”

扎荦山道:“我们找个人少的地方下手,抢了就跑,我保证他们追不上咱们。”

文贞只得点点头:“好吧,反正咱们现在也没别的办法。”

商量已毕,三人便开始寻找合适的下手目标。

可他们在南城转了好几条街,不是找不到合适的抢劫对象,就是因为身边的亮节哭哭啼啼地惊动了他们好不容易确定的目标。考虑到亮节已经饿得跑不动了,文贞和扎荦山最后还是放弃了抢劫的打算。

因为他们昨晚为了躲避巡夜的军士,隐藏在了长安城南城一个无人看守的破落户人家的家庙里,离着正在举行斗鸡赛会的芙蓉园并不算远。三人在街上走了一会,便跟着来芙蓉园看热闹的人流来到了芙蓉园。

三人在芙蓉园里漫无目的地转了一会,因为实在太饿了,便坐在了路旁一排大柳树下休息。

旁边就是一个卖汤圆的小吃摊,汤圆锅里正冒出蒸腾的热气。小吃摊上摆了两张简易的小木桌,此时正有一个富人家女子带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在吃汤圆。

汤圆是汉民族的传统食品,南方最早叫糖圆。

据说糖圆是春秋时楚昭王发明的,后来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叫元宵的宫女特别擅长制作糖圆,汉武帝吃了龙颜大悦,就把糖圆改成了元宵,但唐时民间普遍的叫法还是糖圆。汤圆最初并不是节日食品,平常日子老百姓也喜欢吃汤圆。

眼巴巴地看着那对母子碗里冒着热气的雪白汤圆,亮节咽了几口口水,对安文贞道:“文贞哥哥,我也想吃糖圆。”

看看亮节可怜的小模样,文贞没办法,只得站起身硬着头皮走向了小吃摊。

卖汤圆的是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人,见文贞走过来,以为文贞要买汤圆,马上满脸堆笑道:“少年,吃糖圆吗?”

文贞厚着脸皮道:“主人家,我们没钱买糖圆吃,可我弟弟饿得实在不行了,你能不能行行好施舍我弟弟几个糖圆吃?”

卖汤圆的看看一身突厥服饰的文贞:“没钱你吃什么糖圆?我又不是开粥铺施粥的!去去去,赶快走开,别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