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钺想了想道:“这个好办,是圣上让我去调教皇宫里的御厨的,我带三两名厨娘去也属正常。不过今天不行,因为我还要去内侍省申报一下,然后红妹你才能和我一起进宫。”
秦钺说完,站起身道:“时候不早了,我现在就得进宫去了。”
秦钺离开众乐坊,骑着马直接去了长安城北的大明宫。
众所周知,从唐高宗李治龙朔三年起,唐代的历代皇帝就不在位于长安城正北的大唐帝国正宫太极宫处理朝政了,而是搬到了长安城城外与长安城相连的大明宫。
大明宫位于长安城城北的龙首原上,和长安城东北部相连,建成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大明宫建成后,原来的太极宫虽然还是大唐帝国的正宫,一直被百姓称为“京大内”,但也只有在遇到新皇登基、国葬、告祭、上元灯会皇帝登承天门与民同乐等大典或大礼时,才会在太极宫进行。自从唐高宗李治移驾大明宫后,太极宫就沦为了大唐帝国名义上的正宫。
事实上,在大唐帝国统治的近三百年时间内,大部分时间都以大明宫为政治中心。
唐玄宗李隆基也不例外,在他登上皇位后,也和唐高宗以后的其他唐朝皇帝一样,把处理朝政的朝堂和寝宫都设在了大明宫,偶尔也会带上他喜欢的一两个妃子去他没当皇帝之前的府邸兴庆宫住上一段时间。
秦钺知道,既然李隆基在大明宫主政,吃住也肯定都是在大明宫,所以他并没有去大唐帝国的象征太极宫,而是直接去了长安城外的大明宫。
秦钺骑马出了东市北门,沿着春明门内的东西大街一直向西,穿过崇仁里和平康里之间的街道,在皇城东南角转上皇城和宫城东面的南北大街,又向北行了大约五里路,就来到了大明宫西夹城的南门兴安门前。
兴安门只是开在长安城北城墙上的一个夹城门,虽然比一般的王公大臣之家的府门宽大得多,但和高大巍峨的太极宫正门承天门以及大明宫正门丹凤门相比,规模还是小了不少,看上去就是大明宫开在西南角的一个不起眼的小角门。
因为大明宫南门丹凤门是专供皇帝和王公大臣们出入的正门,秦钺属于进宫办事的小官吏,是不能直接从丹凤门进入大明宫,再穿过守卫森严的重重大殿,最后到达尚食院的。他只能和宫中的其他为皇帝和后宫服务的人员一样,从大明宫的西门右银台门进入大明宫。也就是说,这和秦钺前世一些企业的“员工通道”有点类似。
唐代皇宫内的御膳房叫尚食院,隶属于尚食局——唐高宗龙朔二年曾改名奉膳局,后来又恢复了旧名,尚食局归殿中省和内侍省双重管辖。
来到兴安门前,向把门的监门卫官员和军士提交了鱼符、银牌,勘验了门籍,秦钺在夹城内继续打马前行。
夹城并不属于皇宫内城,而是禁军保卫皇宫的第一道防线,中间有一条宽阔的马道,所以秦钺可以继续骑马前行。
在夹城内大约又向前行进了三里路左右,秦钺便来到了大明宫的西门右银台门门前。
再次提交鱼符、银牌,勘验了门籍,秦钺这才在一名内城侍卫引领下进入了大明宫内城。
秦钺在内城侍卫引领下,先去设在右银台门内的内侍省拜见了高力士。
高力士不但是内侍省的内侍监——也就是后世人说的********,还兼着监门卫将军一职,整个皇宫的内务包括人员,不管是太监、侍卫、宫女,还是光禄寺、宗正寺派到皇宫内的服务人员,都归内侍省管理。
在皇宫大内,除了皇帝李隆基,就属高力士的权利最大了。
唐朝皇帝接见文武百官举行朝会的日子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皇帝平时只和宰相等重要的大臣在内朝紫宸殿商议国事。今天是九月初七,并不是皇帝上朝的日子。虽然高力士平时一般都跟随在皇帝李隆基身边,但今天秦钺来的很巧,正赶上高力士还在内侍省处理公务。
高力士对秦钺的印象不错,见秦钺到来,连忙从文案后站起身道:“秦朝散郎,你来了。”
秦钺上前,弯腰施礼道:“秦钺拜见内监大人。”
高力士十分客气,不但命人为秦钺赐了座,还让侍从为秦钺上了茶。
两人说了几句无关大局的问候话,高力士就让侍从把殿中省尚食局的范局令叫了来。
唐代殿中省下辖尚食局、尚衣局、尚药局、尚舍局、尚乘局、尚辇局六局,和各县的县令一样,各局的主官也叫令。
范局令是个不到四十岁白白胖胖的中年男子,人看上去十分干净利爽,是个从七品下的文官,比秦钺的这个从七品上的朝散郎低一级。
高力士为范局令介绍道:“范局令,这是长安城内西市上西域风情大酒楼的东家秦少郎君,昨日刚刚被圣上加封为从七品上的文散官朝散郎,这次入宫是来是奉圣上之命帮助尚食局调教主食和主膳御厨的。”
尽管范局令对皇帝给一个经商的酒楼主人封官,而且还是个比自己大一级的官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但皇帝的事他也不敢过问,只能满脸堆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