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烈先前虽解职闲居,于大弋军政大事却极为关心,一直关注叛军动向。他复职回京后即刻上书昭武帝,建言澹台道起现在境东受阻,宜趁其后方民心未固、根基不稳之时,速派得力干将,带兵前去收复西南诸郡。郭烈向来善于用兵,所献又是要叛逆首尾不能相顾的良策,到得这个时候,朝中群臣也无人敢再有异议。只是拜将一事又起波澜,郭烈举荐荡寇将军铁武统领京师四郡新征的三万将士前往,奉辰阳、戴闾这些朝中大老都主张让拓跋不归前往西南,认为拓跋不归足智多谋,远胜铁武;何况拓跋不归封号“靖南将军”,挥鞭南下,自然无有不靖平之理。
铁武、拓跋均是郭烈帐下良将,两人原不分轩轾,郭烈却知拓跋不归为人太过执着权势,对上阳奉阴违,心术颇不正道,这三万新兵乃是大弋最后一根顶梁柱,哪里敢冒险让他带领,脱出自己的掌控?他在朝堂上与奉辰阳等人各执己见,相持不下。昭武帝举棋不定,拖延月余,最后还是听了奉辰阳等人建议,颁诏拜拓跋不归为讨逆大将军,领三万新军前往西南平叛。
果然拓跋不归至王阳郡时,在克城驻军一月有余,只是托病不前。这时大弋境东只余下胡峰口、永城、兖城三处未被攻下,其余皆已落入澹台道起手中。拓跋不归这一月中与澹台道起的密使暗相往来,澹台许以重诺,拓跋不归终于倒戈相向。
拓跋不归假传圣旨,大打班师回朝的旗帜,从克城一路向东北进发,直指大弋北都。因他严锁消息,行军迅速,往往兵临城下,该城太守开门揖盗而犹自懵懂不觉。这九城的太守或刀刃加身时迫于形势而降,或符印被夺后力战不屈而死,竟无一处来得及将拓跋不归变节的讯息送到后方去。拓跋不归连下九城,虽不说兵不血刃,却也是轻而易举之极。
数日前叛军抵达宜城外的阳谷关,拓跋不归故伎重施,令人假扮宫人,宣读伪敕,要守关主将出城接旨,哪知恰逢宜城太守霍东达在关内巡察。霍东达熟谙兵法,为人又极细心,见拓跋不归率数万大军风风火火的班师回朝,只觉此事太过蹊跷:一来几万军队劳师远征,浩浩荡荡开赴前线,与叛军还没接上阵仗却要班师回朝,实在不合情理;二来他既然是奉旨班师,必有朝廷钦使前去宣旨,然而要从京都去到西南,阳谷关是必经之路。钦使出关,非同小可,所到之处的军政要领、地方官员尽要闻风相告,着力巴结才是,可是这一次自己却没听到丝毫风声,着实奇哉怪也。即便是朝廷这次破天荒的派出个廉明正派的钦使,不欲向各处官府索要“孝敬费”,但这数万人班师回朝是何等大事,自己身为一城太守,竟然没收到朝廷通关放行的文书,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他立时便猜到拓跋不归意欲图谋不轨,这一震骇自是惊天动地。其时阳谷关仅有千余将士,决难抵挡敌军数万之众,霍东达一边与拓跋不归虚与委蛇,拖延时刻,一边急令人去宜城调兵前来,加强守备。拓跋不归也知霍东达文武双全,非寻常武将能比,见他一味东拉西扯,就是不出关来接旨,立时便知假圣旨到了此处已行不通,当即号令强行攻关。正是:“图穷匕首见”,这一来拓跋不归的狼子野心已然毕露无遗。霍东达情知阳谷关是个小关,并非险地,便算加上四处赶来增援的兵力,也难以抵挡太久,当下疾书“拓跋附逆,骤攻阳谷”八字,盖了随身而带的印章,叫人快马送去云豪城。叛军攻打甚急,他在城头忙于指挥,连抬头称谓和信末署名都省了,心想以云豪城诸将的见事之明,见到自己的太守印章,自能分辨真伪,倒也不须多说。
那信使离开还不到数个时辰,阳谷关便已支撑不住。霍东达巧用疑兵之计,趁着暮色撤到宜城。拓跋不归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没多时便即识破,率军紧追而来。宜城兵力本少,阳谷关一战中又损失了大半,又因地处平原,道路通衢,分兵守卫四处城门,哪里抵挡得住拓跋不归数万大军的四面围攻?霍东达连施巧计,苦苦支撑,僵持到了深夜,手下兵力大减,形势更不利于守军,不多久南门、西门尽被打破,霍东达眼见败势难以挽回,令士兵四处放火,将粮仓器械尽数烧毁,以免留给叛军。哪知这晚突起大风,天干物燥,火借风势,四处蔓延开去,竟是一发而不可收拾,连城内民房都被波及。宜城一夜之间,变成了火窟地狱。大火滔天之势,连云豪城望楼上的兵士都瞧见了。好在霍东达在叛军攻打阳谷关之初,便已做好城破的准备,早早颁令宜城百姓尽数迁往云豪,这才免去百姓的灭顶之灾。
拓跋不归足智多谋,善于用兵,素有“诡将”之称。王智虽一直在京师任职,但对拓跋不归之能早有耳闻。先前铁武与呼延泰料定是宜城出了内乱,他也并不在意,待得知是此人造反作乱,不由惊得呆了,心想幸得自己心中要与郭烈一较高下,才在容城和云豪城停留耽搁了数日,否则早早的赶到了宜城或者出得阳谷关去,非要成为拓跋不归的阶下囚不可。他见了霍东达的求援信后,心中不住连呼“侥幸”,便是为此。
铁武部署既毕,见王智仍旧怔仲不安,不禁微微摇头,暗想:“平日里元帅对你王智也颇有赞誉,没想到这般脓包,一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