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太上皇复辟也不利于李豫的利益。李豫一直认为,太上皇安置在兴庆宫是最妥当的安排,只是皇帝念在父子情分、又担心引起天下臣民的诟病,准备安置在太极宫,他也没有话说。如今皇帝改了主意,李豫乐见其成。
李豫悄然退了出去。
李豫这么一动,满朝文武中至少有半数都沉默了下去。
单剩下玉真这几十号人,还能起什么风浪?
“恭请太上皇移驾兴庆宫!”
数百禁军悍卒的高呼声震动全场。
高力士和陈玄礼无奈地交换了一个悲哀的眼神,高力士慢慢扶起李隆基,附在老皇帝耳边轻轻道:“大家,回宫吧,保重龙体要紧!”
老皇帝明白自己大势已去,纵然有不少忠于自己的朝臣宗室暗中推波助澜,但却无法逆转大局。他心底那丝仅存的一线希望,也由此彻底破灭。
老皇帝落寞伤感地转身在高力士搀扶下上了銮驾,索性闭上了眼睛。銮驾缓缓启动,孔晟挥挥手,南霁云率禁军悍卒紧随其后,名为护驾,实为监视和监控。
禁军一路将老皇帝一行数百人送入兴庆宫,这才返回各自岗位值司。至于兴庆宫内外的守卫,则交给了老皇帝身边的数百宿卫执事。
老皇帝就此入驻了兴庆宫,自此,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玉真等人索性带着旧时的一群老人和梨园艺人,居住在兴庆宫内,****陪老皇帝饮宴歌舞作乐。
就在老皇帝还朝的第二日,李亨下诏表彰高力士和陈玄礼两人护卫太上皇的功绩。高力士原爵渤海郡公,现加官开府仪同三司,赐五百封户以食租税。大将军陈玄礼封蔡国公。
高力士和陈玄礼被皇帝册封褒奖,谁都明白是名义上的,也是皇帝做给天下臣民看的。高力士和陈玄礼也是饱经风雨的老江湖了,焉能不明白自己如今尴尬的处境,虽然获封,却还是低调行事,没觉得有什么好荣宠的。
高力士也就罢了,在兴庆宫依旧充当太上皇内侍太监头子,照顾老皇帝的饮食起居。而陈玄礼则卸甲归家,除在兴庆宫当值外,就安心闭门不出,从不与外界交往。
当然,如今的长安城中,陈玄礼虽然旧识不少,但却没有人登陈家的门,与昔年的门庭若市相比,陈大将军府上门可罗雀凄凉至极。
他是名义上的大将军,但手下已经没有了一兵一卒,只负责数百兴庆宫宿卫。在长安城里,他这个老皇帝的麾下、过了期的大将军,除了在府中逗弄儿孙享受天伦之乐外,也就没有了任何价值。
原本,老皇帝这种颐养天年的生活也算不错。在注定无法复辟重掌大权的情况下,只要老皇帝安于现状,皇帝那边肯定不会有任何动静。
只是太上皇不是一个人,围绕着他的是一大群人,人一多是非就多。而且,很多人不甘于蛰伏在兴庆宫内,****撺掇,老皇帝也是静极思动,就出宫走走。
老皇帝去了太极宫,甚至还带着銮驾去了大明宫,老皇帝一连三日都在皇城宫城内带人游荡,身边陪侍着的除了玉真公主等宗室之外,还有内侍王承恩、魏悦及很多梨园弟子常娱侍左右,出行声势浩荡。
玉真等人的野心和不甘心可见一斑。老皇帝没有察觉自己被人当成了利用的幌子,只有高力士洞若观火。只是高力士无论怎么苦劝,老皇帝都不听。
这与老皇帝的本性有关。他本来就不是一个可以闭门修身养性的人,几日的蛰伏之后,他很快就忘记了过去的疮疤和种种不堪,开始缅怀追寻往昔的荣耀,寻找和昭示自己这个太上皇的存在感。
甚至,老皇帝还接受了玉真等人的建议,准备下诏命有司为他遴选秀女充实兴庆宫。同时,他还命人公开搜罗召集昔年他在宫中培养的乐工舞女,准备再次组建属于他个人的宫廷歌舞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