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伪钞帝国> 第444章 实力差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4章 实力差距(1 / 3)

“恭喜!恭喜!”

“此番调回京城,除了在国会进行听证辩论之外,还将返回军校任教一段时间,然后各位就会高升了!”

雅典,中华帝国占领军司令部内,希腊方面军司令正在对叶志超、袁世凯等人进行表彰大会,表扬他们在斯巴达战役中取得的辉煌战果,同时通知几人回国,出息一个月后的国会例行听证会。

国会例行听证会,是每隔一段时间举行一次,或者在特殊历史时期临时召开。

比如这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华帝国神策军参战,兵部和总参的解释是大练兵,强化新兵实战训练。

由于每天消耗巨量的战争经费,这笔钱都来自中华帝国国民缴纳的赋税,作为一个民主文明的国家,中华帝国国民有权利知道他们交的赋税用在什么地方了,发挥什么作用了。

因此国会会召开临时听证会,从前线抽调军官、士兵回国,向国会陈述在巴尔干战场上的情况,重点是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以此来告诉国民们,纳税人的钱,变成了帝国荣耀。

叶志超、袁世凯等人都非常高兴,他们在团长、营长这个位子上已经很多年不动了。尤其是叶志超,年龄大了,如果再不升迁,无法进入高级将领一列,就将面临退役转业了。而袁世凯等人,亦是如此。

这一次,除了国会听证会外,兵部还下发了军校召回命令。

所谓军校召回,在国外的军官们眼中,他们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往往会被认为是对军官的惩罚,以为军官不合格,被军校召回重新学习。

但在中华帝**事体系当中,恰恰相反,被军校召回,是至高荣耀。因为中华帝**官的升迁制度中,有明确规定,想要升迁,要评定日常的功勋累积,累积达到升迁标准的功勋后,可以升迁,但必须返回军校执教一段时间,往往是三五个月或者一年时间,将自己如何获得功勋的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军校在校生学员们。

这种制度有巨大的优点,那就是一线作战指挥官在战场上的经验教训,可以迅速得到总结,并传授给军校在校学生们,使得军校学员第一时间获得战场资讯和得到战场经验,这对军校生今后的学习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同样都是军校毕业生,中华帝国的军校毕业生一毕业就有着相当庞大的战场经验,而其他国家的军校毕业生,则往往都是纸上谈兵之辈,需要大量时间积累经验,而他们国家的那些有经验的军官们,未必会告诉他们真正的战场实战经验的。

这样一来,同样都是军校毕业生,中华帝国就领先一大步了。

军官团从起跑线就赢过了其他国家,这就是中华帝国神策军的强大之处。

叶志超、袁世凯等人自然知道这个规定,也明白自己被军校号回意味着新一轮的军衔升迁终于到了。

对于他们这些淮军旧将们来说,这真可谓等得花都谢了,不容易啊!

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一次回国,重新回到军校固然得到了荣誉和军衔的晋升,但从今往后,他们想要再重新返回一线部队担任军官,恐怕就难如登天了。

这一切是吴庸亲自安排的,李卫国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

不过他心中有些愧疚,毕竟历史早就改变了,叶志超、袁世凯等人会不会重演历史,并不能肯定。

但凭历史先入为主,就截断了他们的军事生涯,甚至想要杀掉袁世凯,对此李卫国还是很内疚的,于是决定在其他方面给予这些人补偿。

此是后话,只是不必细说。

不单单只有叶志超、袁世凯等人被召回,还有很多取得战功的军官被找回,因此这件事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很快就被人们淡忘了。

巴尔干战争一直在继续,中华帝**方不断从后方调集军校毕业生军官,以及新征召的学生新兵,轮番到巴尔干战场上打仗,以此获得实战历练机会。

中华帝**打得非常低调,从来不发动大规模战役,都是以师团级别的规模。

这是因为,大规模的战役意味着大规模的牺牲,显然中华帝**方不希望这样,只是历练军官毕业生和学生新兵,伤亡比例必须将至最低。

甚至在某种情况下,为了保护这些“新手们”,军方宁肯每天蜗牛一般的行军速度,稳扎稳打,一步步向前推进,也不要进行军事冒险,造成大量新兵伤亡。

中华帝国在借助巴尔干战争进行大练兵,这让协约国集团感到了问题的棘手性。

协约国集团幕后支持巴尔干同盟军,这已经是全世界公开的秘密了,但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直接军事介入,狠狠地打了协约国的脸。

“强大的协约国集团,还没有准备好跟同盟国全面开战,这是不争的事实!”

泰晤士报纸这样刊登标题文章,详细阐述了协约国集团的整体军事实力,以及跟同盟**事实力进行对比。

“目前海军力量方面,同盟国集团的海军战舰总吨位已经突破280万吨,而协约国集团海军战舰总吨位只有190万吨,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